首页 > 皮肤性病科

手术后的瘢痕疙瘩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术后的瘢痕疙瘩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手术后的瘢痕疙瘩是一种异常的瘢痕组织增生现象,多由遗传、手术创伤和伤口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注射、激光或手术修复等手段进行干预。
1、遗传因素的影响
瘢痕疙瘩的形成与遗传体质密切相关,部分人群对于皮肤损伤的愈合反应较为过度,导致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异常堆积,形成坚硬突出的瘢痕。这种情况常见于黑色素较多的种族,或有瘢痕体质家族史的人群。对此,若自身为瘢痕体质,在手术前应告知尽量选择美容缝合技术降低瘢痕风险,术后则需格外注意伤口护理。
2、手术创伤引发异常愈合
手术创伤会破坏皮肤组织结构,触发修复机制。在部分患者中,由于术后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过度沉积,或术区部位受到拉伸、压迫,可能促使瘢痕组织异常生成,进而发展为瘢痕疙瘩。术前避免选择皮肤紧张度较高的切口部位,术后可使用减张贴、防护垫等方法,减少疤痕发生。
3、伤口护理不当导致炎症刺激增加
手术后的伤口如果受到感染、拉扯或过早暴露,均可能激活更多炎性因子,从而加剧瘢痕疙瘩的形成风险。术后要注意按医生指导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抓挠或施加压力。涂抹含硅凝胶的药膏如芭克、舒痕,有助于抑制过多的胶原蛋白产生。
4、药物和干预治疗
轻至中度的瘢痕疙瘩可通过外用硅凝胶、涂抹类固醇软膏等药物干预缓解。但对于成熟且明显的瘢痕疙瘩,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
1类固醇注射:如曲安奈德注射,直接肿胀疤痕局部,能够减轻硬结、缩小体积;
2激光治疗:使用点阵激光软化增生部分,改善周围皮肤颜色差异;
3手术修复:联合局部放疗,防止疤痕复发,但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别严重影响美观或功能的病变。
5、预防复发建议
对于有瘢痕体质或过去发生过瘢痕疙瘩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应特别警惕,可以考虑使用压力敷料或覆膜疗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抑制疤痕隆起。切勿随意挤压、抓挠疤痕,以免症状加重。
瘢痕疙瘩虽然多数情况下不影响健康,但可能对外观和心态产生较大影响。术后如果发现瘢痕增生,务必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尝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顽固痘印怎么去除

顽固痘印可通过果酸焕肤、激光治疗、微针治疗、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痘印通常由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屏障受损、紫外线照射、不当护肤、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1、果酸焕肤:果酸焕肤通过促进角质层更新,淡化痘印。常用果酸包括甘醇酸、乳酸、柠檬酸,浓度一般为20%-70%,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皮肤刺激。 2、激光治疗: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分解色素颗粒,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常用激光包括Q开关激光、皮秒激光,治疗周期为3-5次,间隔4-6周,治疗后需注意防晒。 3、微针治疗:微针通过机械刺激,促进皮肤自我修复,改善痘印。常用微针长度为0.5-1.5mm,治疗频率为每月1次,需配合修复类产品使用,避免感染。 4、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氢醌霜、壬二酸乳膏,可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表皮更新。维A酸乳膏浓度为0.025%-0.1%,氢醌霜浓度为2%-4%,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日常护理:日常护理包括温和清洁、保湿修复、严格防晒。选择无刺激的洁面产品,使用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保湿霜,防晒霜SPF值需大于30,PA+++以上。 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深绿色蔬菜,有助于抗氧化,促进皮肤修复。运动方面可选择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护理上避免用手挤压痘痘,减少皮肤摩擦,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改善痘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