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 > 检验科

甲胎蛋白测定是什么检查项目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胎蛋白测定是什么检查项目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甲胎蛋白测定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中甲胎蛋白AFP浓度的检查方式,用于辅助诊断肝脏相关疾病包括肝癌、某些胚胎性肿瘤以及孕期胎儿健康状况。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其意义和解读方法各不相同,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甲胎蛋白的来源与功能
甲胎蛋白是一种在胚胎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蛋白质。出生后,AFP水平迅速下降,成年人血液中的AFP含量极低。当AFP值异常升高时,可能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如肝细胞癌、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女性怀孕期间AFP值升高,则与胎儿发育密切相关。
2、AFP检查的适用场景
1肝癌筛查: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AFP水平显著升高通常>400 ng/ml可能提示肝癌的可能性,但并非绝对特异,需要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认。
2慢性肝病监测: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定期测定AFP帮助评估疾病进展情况,尤其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手段。
3妊娠时期胎儿监测: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AFP,可以评估胎儿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或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但这类检查通常结合超声波、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进行全面评估。
3、如何进行检测及注意事项
AFP检测以抽取静脉血为主,不需要特殊准备。检测前保持饮食清淡,不建议空腹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检查结果可能因个体差异、怀孕状态及健康状况不同,而呈现不同水平。AFP值异常不一定代表疾病,如轻微升高可能是炎症反应;但如果异常持续升高,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4、治疗与应对方案
1肝癌患者:若查出AFP显著升高且影像学证实肿瘤,可选择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局部消融治疗;中晚期患者则以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为主。
2慢性肝病患者:保持定期监测AFP和肝功能,按医嘱服药控制病情;饮食方面,高蛋白低脂肪,多摄入新鲜果蔬,戒烟酒。
3孕期AFP异常升高:尽早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DNA检测,明确胎儿是否存在畸形或异常风险,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具体产检和治疗方案。
甲胎蛋白测定能够为一系列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务必进一步咨询专科接受系统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情或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碘是检查什么的

尿碘检查主要用于评估人体碘营养状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碘缺乏或碘过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尿碘水平能反映近期碘摄入情况,是评估碘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1、碘营养评估:尿碘检查是评估人体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尿碘水平能直接反映近期碘摄入量,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碘缺乏或碘过量。碘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而碘过量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炎。 2、甲状腺功能:尿碘检查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作为原料,尿碘水平异常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通过尿碘检查,可以间接评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情况,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3、孕期监测:孕妇尿碘检查尤为重要。孕期碘需求量增加,碘缺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低下或发育迟缓。尿碘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孕妇碘营养不足,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4、地方病防治:尿碘检查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监测人群尿碘水平,可以评估碘缺乏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碘盐推广等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个体化指导:尿碘检查可为个体化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根据尿碘水平,医生可以调整饮食建议,指导患者合理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维持适宜的碘营养状态。 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含碘食物有助于维持尿碘水平正常。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碘,可适量添加到日常饮食中。同时,避免过量摄入碘盐或含碘补充剂,以免造成碘过量。定期进行尿碘检查,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碘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