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玻璃体形状变形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玻璃体形状变形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玮琰
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玻璃体形状变形可能由玻璃体后脱离、高度近视、玻璃体出血、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等方式诊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后脱离是玻璃体与视网膜内界膜分离的现象,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玻璃体液化收缩导致其形状改变,患者可能出现飞蚊症或闪光感。可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确诊,若无视网膜裂孔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若伴随视网膜撕裂需行激光封堵术。

2、高度近视

眼轴过度增长会导致玻璃体腔扩大,使玻璃体结构拉伸变形。患者常伴有视物模糊、视疲劳等症状。通过验光检查和眼轴测量可诊断,建议佩戴矫正眼镜控制度数增长,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病理性近视患者需每半年进行眼底筛查。

3、玻璃体出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眼外伤可引起玻璃体积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导致其形态扭曲。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红色烟雾状视野遮挡。需进行眼部B超检查评估出血量,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

4、葡萄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等炎症反应会引发玻璃体混浊及形态改变,伴随眼红、畏光、视力下降。通过裂隙灯检查和房水闪辉试验可确诊。急性期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严重病例需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期间需避光休息。

5、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会引起玻璃体牵引,导致其形状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视野缺损或视物变形。需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明确病变程度,早期可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晚期需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需控制原发病进展。

日常需避免过度用眼,每用眼40分钟应远眺放松。高度近视者禁止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并每年检查眼底。出现突然加重的飞蚊、闪光或视野缺损时须立即就诊。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水果,有助于维护玻璃体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农药进眼睛怎么办

农药进眼睛可通过立即冲洗、就医检查、使用药物、避免揉搓、注意观察等方式处理。农药进眼睛通常由操作不当、防护不足、设备故障、环境因素、个人疏忽等原因引起。 1、立即冲洗:农药进入眼睛后,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持续至少15分钟,以减少化学物质对眼睛的损伤。冲洗时注意将眼睑翻开,确保冲洗彻底。 2、就医检查:冲洗后应立即前往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使用眼药水或进行其他医疗干预。 3、使用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每日3-4次,每次1-2滴,以预防感染。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如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2-3次,每次1滴,以减轻炎症。 4、避免揉搓:农药进入眼睛后,切勿揉搓眼睛,以免加重损伤或导致化学物质进一步扩散,增加治疗难度。 5、注意观察:治疗后需密切观察眼睛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眼部防护,佩戴护目镜,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眼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眼部健康。适当进行眼部放松运动,如眼球转动、远眺等,缓解眼部疲劳。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