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黄体破裂主要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阴道出血、肛门坠胀感等症状。黄体破裂可能与剧烈运动、外力撞击、性生活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1、突发下腹剧痛
黄体破裂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下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多位于一侧,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向会阴部、腰部放射。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疼痛程度与出血量相关,轻微出血可能仅表现为隐痛,大量出血则可能导致休克。
2、阴道出血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出血量通常少于月经量,颜色呈暗红色。这种出血是由于黄体破裂后体内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引起的撤退性出血。若合并腹腔内大出血,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失血表现。
3、肛门坠胀感
当黄体破裂出血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时,会刺激直肠产生肛门坠胀感,患者常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这种症状在妇科急腹症中具有特征性,体检时可发现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等体征。
4、休克表现
严重黄体破裂导致腹腔内大量出血时,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这种情况属于妇科急症,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手术止血。
5、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头晕乏力等症状。若出血刺激膈肌还可出现肩部放射痛。尿妊娠试验阴性有助于与异位妊娠破裂相鉴别。超声检查可见盆腔积液和卵巢异常回声。
黄体破裂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急性期过后可进行适度活动,但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盆腔积液吸收情况,如有腹痛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