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艾滋病进入发病期的主要特征包括持续发热、体重急剧下降、反复感染和神经系统症状。发病期标志着免疫系统严重受损,通常由HIV病毒长期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
1、持续发热体温长期超过38℃,可能伴随盗汗,与机会性感染或HIV病毒直接作用相关。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联合感染控制,常用药物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
2、体重下降非自愿性体重减轻超过10%,常伴慢性腹泻,与营养吸收障碍和代谢紊乱有关。需营养支持治疗及抗病毒药物如依非韦伦、奈韦拉平。
3、反复感染出现肺炎、结核、真菌感染等机会性疾病,反映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配合抗HIV药物如利托那韦增强方案。
4、神经症状可能出现痴呆、周围神经病变等HIV相关脑病,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所致。需神经保护治疗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发病期患者须严格遵医嘱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保持高蛋白饮食与适度运动,避免生冷食物及未消毒器具接触,定期监测CD4与病毒载量指标。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舌头症状包括口腔白斑、鹅口疮、毛状白斑和口腔溃疡,这些症状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相关。
1. 口腔白斑: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舌面白色斑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治疗。
2. 鹅口疮:真菌感染导致舌面乳白色伪膜,伴随灼痛感,可通过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或口服伊曲康唑控制。
3. 毛状白斑:EB病毒感染引发舌侧缘白色绒毛状病变,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同时加强免疫调节。
4. 口腔溃疡:免疫缺陷导致舌部反复出现疼痛性溃疡,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配合镇痛漱口水缓解症状。
艾滋病患者出现舌部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测CD4水平,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