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甲亢被当成多动症?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甲亢被当成多动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甲亢可能被误诊为多动症,两者症状存在部分重叠但病因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有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注意力缺陷、行为冲动、情绪波动、生长发育异常等差异表现。

1、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

甲亢患儿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可通过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多动症无此类生化指标异常,家长发现儿童易怒、多汗、心率快时应优先排查甲亢。

2、注意力缺陷

多动症核心症状为持续注意力涣散,而甲亢患儿注意力下降多伴随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家长需观察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否伴随体重下降、怕热等甲亢特征表现。

3、行为冲动

两种疾病均可出现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但甲亢患儿行为异常多呈发作性,与甲状腺激素波动相关。建议家长记录儿童行为异常的时间规律及伴随症状。

4、情绪波动

甲亢患儿易出现焦虑、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与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多动症情绪问题更多源于行为控制障碍,家长应注意区分情绪爆发的诱因差异。

5、生长发育异常

甲亢可导致骨龄超前、身高增长加速等特征,多动症通常不影响生长发育曲线。家长发现儿童身高体重异常变化时,应优先考虑内分泌疾病筛查。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变化,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限制含碘食物摄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学习成绩骤降或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和儿童心理行为科,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注意力测评等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确诊甲亢需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多动症则需行为干预联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等中枢兴奋剂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偏头疼吗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头疼,通常表现为单侧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鼻中隔偏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鼻中隔偏曲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头痛、流鼻血等症状。 1、鼻塞: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引起鼻塞。长期鼻塞会影响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痛。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或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2次,缓解鼻塞症状。 2、头痛: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结构异常,压迫周围神经,引发偏头疼。头痛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性疼痛。可尝试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每次200-4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缓解头痛。 3、嗅觉减退:鼻中隔偏曲可能影响嗅觉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嗅觉减退。嗅觉减退可能与鼻腔通气不畅或炎症有关。建议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必要时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1次,改善嗅觉功能。 4、流鼻血: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易发生鼻出血。流鼻血通常表现为鼻腔前部的少量出血。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每日2-3次,或涂抹凡士林,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5、手术干预:对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通过切除偏曲的软骨和骨组织,恢复鼻腔正常结构;鼻中隔成形术通过重塑鼻中隔,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增强血管弹性,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