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甲亢被当成多动症?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甲亢被当成多动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甲亢可能被误诊为多动症,两者症状存在部分重叠但病因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有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注意力缺陷、行为冲动、情绪波动、生长发育异常等差异表现。

1、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

甲亢患儿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可通过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多动症无此类生化指标异常,家长发现儿童易怒、多汗、心率快时应优先排查甲亢。

2、注意力缺陷

多动症核心症状为持续注意力涣散,而甲亢患儿注意力下降多伴随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家长需观察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否伴随体重下降、怕热等甲亢特征表现。

3、行为冲动

两种疾病均可出现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但甲亢患儿行为异常多呈发作性,与甲状腺激素波动相关。建议家长记录儿童行为异常的时间规律及伴随症状。

4、情绪波动

甲亢患儿易出现焦虑、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与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多动症情绪问题更多源于行为控制障碍,家长应注意区分情绪爆发的诱因差异。

5、生长发育异常

甲亢可导致骨龄超前、身高增长加速等特征,多动症通常不影响生长发育曲线。家长发现儿童身高体重异常变化时,应优先考虑内分泌疾病筛查。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变化,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限制含碘食物摄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学习成绩骤降或情绪行为异常,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和儿童心理行为科,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注意力测评等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确诊甲亢需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多动症则需行为干预联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等中枢兴奋剂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和水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手足口病和水痘疫苗通常建议接种,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及并发症概率。手足口病疫苗主要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重症,水痘疫苗能减少带状疱疹发生风险。

1、手足口病疫苗必要性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接种后可显著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减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疫苗需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保护效力可持续较长时间。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

2、水痘疫苗重要性

水痘减毒活疫苗能预防水痘及后续带状疱疹发作。儿童期感染水痘可能导致皮肤继发感染、肺炎等并发症,成人感染症状更严重。接种后突破性感染概率较低,即使发病症状也较轻。建议12-15月龄接种第1剂,4-6岁加强接种,未接种的13岁以上人群需补种2剂。

3、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减毒活疫苗。备孕女性若未感染过水痘,应在孕前3个月完成接种。早产儿按实际月龄接种,但需注意体重达标要求。有疫苗成分过敏史或急性发热期应暂缓接种。

4、疫苗保护局限性

手足口病疫苗仅针对EV71型病毒,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水痘疫苗保护率较高但非绝对,密切接触后72小时内应急接种仍可能预防发病。两种疫苗均需完成全程接种才能获得充分保护。

5、社会效益考量

群体接种可建立免疫屏障,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体弱人群。幼儿园等集体机构接种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从卫生经济学角度,预防接种成本远低于疾病治疗和隔离管理的综合支出。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急性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高热或异常皮疹应及时就医。日常仍需做好手卫生和呼吸道防护,因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病原体感染。建议家长按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接种,并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