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腹壁切口疝患者一般可以做肠镜,但需由医生评估疝环大小及肠道位置后决定。若疝环较小且肠道未明显突出,通常可安全进行肠镜检查;若疝环较大或存在肠管嵌顿风险,则需先处理疝气再考虑肠镜检查。
腹壁切口疝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前,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疝环位置与肠道关系。疝环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肠管嵌顿时,肠镜操作相对安全。检查过程中需采用低气压注气技术,避免腹腔压力骤增导致疝内容物突出。对于合并慢性便秘或腹压增高因素者,术前需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清洁肠道,减少检查时腹压波动。
当疝环超过5厘米或存在网膜、肠管嵌顿史时,肠镜可能引发绞窄性疝风险。此类患者需优先考虑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使用聚丙烯补片或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固腹壁缺损,术后3-6个月再评估肠镜检查必要性。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禁止直接肠镜检查,需通过腹部立位平片排除机械性梗阻。
腹壁切口疝患者术后应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行为,可穿戴医用疝气带辅助支撑。日常饮食需增加燕麦、魔芋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若出现腹痛加剧或包块无法回纳,应立即就医排除嵌顿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