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宝宝感染性发热怎么办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感染性发热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俊宏
王俊宏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感染性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病情、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宝宝感染性发热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环境温度过高、衣物过厚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腋下、四肢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可以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2、药物降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每次5-10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进行降温。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耐药性。
3、补充水分:发热时宝宝容易脱水,需多次少量喂水或母乳。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淡盐水或稀释的果汁,帮助补充电解质。
4、观察病情: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呕吐、腹泻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发热超过38.5℃且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宝宝感染性发热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如橙子、苹果等水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着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发热情况,便于医生判断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贲门失弛缓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贲门失弛缓症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贲门失弛缓症可能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可暂时缓解症状;硝苯地平片10mg,口服有助于放松食管下括约肌;西沙必利片5mg,口服可促进食管蠕动。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内镜下治疗:内镜下球囊扩张术通过机械扩张食管下括约肌,改善吞咽困难;内镜下肉毒杆菌注射可暂时抑制括约肌痉挛。内镜下治疗创伤较小,但可能需要重复进行。 3、手术治疗:Heller肌切开术通过切开食管下括约肌的肌肉层,缓解梗阻症状;Dor胃底折叠术可防止胃酸反流。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效果较为持久。 4、饮食调节: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选择软质或流质食物,如粥、汤、果泥等;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刺激性食物。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 5、心理疏导:长期吞咽困难可能导致焦虑或抑郁,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