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如何治疗脑肺吸虫病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治疗脑肺吸虫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肺吸虫病是肺吸虫成虫寄生于脑内并不断移行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免疫病理反应的一种疾病,以颞叶最常受损。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发热等。治疗上主要采取:1.药物治疗:常用治疗药物吡喹酮,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对于本病和重型肺吸虫病需要较长的疗程。或用硫双二氯酚。2.手术治疗:对慢性病例和伴有占位性症状者,可配合手术治疗,切除相应病灶,缓解对局部脑组织压迫。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右肺肺癌纵膈淋巴结肿大

右肺肺癌纵膈淋巴结肿大通常提示肿瘤转移或局部扩散,需结合病理分期评估病情。主要干预方式有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1、手术切除

早期局限性病变可考虑肺叶切除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手术适应证包括肿瘤局限于单侧肺门、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耐受。术后需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复发,5年生存率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2、放化疗

中晚期患者可采用同步放化疗,常用方案含铂类联合长春瑞滨或培美曲塞。放疗靶区需覆盖原发灶及受累淋巴结,剂量50-60Gy分25-30次完成。治疗期间可能发生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靶向治疗

EGFR/ALK等驱动基因阳性者首选奥希替尼片、克唑替尼胶囊等靶向药。治疗前需行基因检测确认突变类型,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间质性肺炎征象。耐药后可通过液体活检评估新发突变。

4、免疫治疗

PD-L1高表达患者可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需评估超进展风险,治疗前排除活动性自身免疫疾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皮疹、结肠炎等。

5、对症支持

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者需抬高体位、糖皮质激素缓解水肿;骨转移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癌痛按三阶梯原则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镇痛药物。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疏导。

确诊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根据体力状况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出现咯血、声嘶、骨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及用药反应,参与多学科会诊讨论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