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穿刺可通过局部麻醉、超声引导、穿刺取样、术后观察、病理检查等方式进行。甲状腺结节穿刺通常由结节性质不明、疑似恶性、随访观察等原因引起。
1、局部麻醉:穿刺前需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感。麻醉药物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剂量为1-2ml,注射于穿刺点周围皮肤和皮下组织,确保麻醉效果。
2、超声引导:穿刺过程中需使用超声引导,以确保穿刺针准确进入结节内部。超声设备可实时显示结节位置和穿刺针路径,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误伤周围组织。
3、穿刺取样:穿刺针进入结节后,需进行多次取样,以获得足够的组织标本。常用穿刺针为22G或25G细针,穿刺时需快速而稳定地抽取组织,确保标本质量,便于后续病理检查。
4、术后观察:穿刺完成后,需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以监测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观察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无异常情况发生。
5、病理检查:穿刺取样的组织需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以明确结节性质。病理检查包括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可确定结节为良性、恶性或疑似恶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甲状腺结节穿刺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