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正常周期通常为21至35天,持续时间为3至7天。月经周期的长短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
1、周期规律: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受激素水平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周期稳定的关键。情绪波动、压力过大或作息不规律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导致周期紊乱。
2、经量适中:正常月经的经量约为20至60毫升,过多或过少可能提示健康问题。经量过多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关,经量过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减退有关。
3、经期不适:部分女性在经期会出现轻微腹痛、腰酸、乳房胀痛等不适,通常属于正常现象。若疼痛剧烈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恶心等,需警惕妇科疾病。
4、经血颜色:正常经血颜色为暗红色,质地稍粘稠。若经血颜色过浅或呈鲜红色,可能与贫血或子宫内膜异常有关;若经血颜色过深或呈黑色,可能与经血滞留或炎症有关。
5、经期卫生:经期需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避免使用劣质产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以防感染。
月经期间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经期不适,如散步、瑜伽等。若月经周期或经量出现明显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