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游泳之后耳鸣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游泳之后耳鸣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游泳之后耳鸣可能与耳道进水、耳压失衡、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游泳后出现耳鸣可通过清理耳道、调整呼吸、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耳道进水

游泳时耳道进水可能导致耳鸣,水滞留耳道会阻碍声音传导,产生闷胀感或嗡嗡声。建议上岸后单脚跳跃排出水分,或用干净棉签轻柔吸干外耳道水分。避免用力掏挖以免损伤耳道皮肤。

2.耳压失衡

潜水或快速下潜时水压变化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紊乱,引发耳闷和耳鸣。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打哈欠或捏鼻鼓气平衡耳压。反复出现需检查是否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

3.外耳道炎

污水中的细菌入侵可能引发外耳道炎,表现为耳痛、耳鸣及分泌物增多。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伴有肿胀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

4.中耳炎

呛水后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可能诱发中耳炎,伴随听力下降及搏动性耳鸣。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口服抗生素,严重者可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

5.鼓膜穿孔

跳水或耳部外伤可能导致鼓膜破裂,出现突发耳鸣、耳痛及听力锐减。急性期需避免耳道进水,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游泳后出现持续耳鸣超过24小时,或伴随眩晕、耳流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游泳建议使用专用耳塞,避免在不洁水域活动,出水后及时擦干耳廓。有中耳炎病史者游泳前可咨询医生评估风险,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是预防游泳相关耳部问题的关键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腔清洗器使用方法

鼻腔清洗器可通过盐水冲洗鼻腔,帮助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细菌,缓解鼻塞、鼻炎等不适。使用前需准备好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确保清洗器清洁卫生。 1、准备盐水:使用0.9%的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避免使用自来水或浓度过高的盐水,以免刺激鼻腔黏膜。将盐水加热至接近体温,约37℃,确保舒适度。 2、清洁器具:每次使用前,需彻底清洗鼻腔清洗器,确保无残留物。可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细菌滋生。 3、正确姿势:身体前倾,头部稍低,将清洗器的喷嘴对准一侧鼻孔,轻轻挤压容器,使盐水缓慢流入鼻腔,从另一侧鼻孔流出。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不适。 4、调整水量:初次使用时,可先尝试少量盐水,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水量。每次冲洗时间控制在1-2分钟,避免长时间冲洗导致鼻腔干燥。 5、清洁鼻腔:冲洗后,轻轻擤鼻,清除残留的盐水和分泌物。避免用力擤鼻,以免损伤鼻腔黏膜。使用后再次清洗器具,并晾干备用。 鼻腔清洗器适合用于日常鼻腔护理,尤其在季节交替或空气质量较差时使用效果更佳。建议每周使用2-3次,具体频率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或散步,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