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下颌骨折牵引治疗通常采用颌间牵引或颅颌牵引,需由专业医生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具体方式。
颌间牵引适用于稳定性骨折,通过上下颌牙齿间安置牙弓夹板或金属丝,利用橡皮筋弹性牵引使骨折断端复位固定。操作时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先清洁口腔并消毒,选择合适尺寸的牙弓夹板固定于健康牙齿上,再用医用橡皮筋连接上下夹板形成持续牵引力。牵引期间需定期调整橡皮筋张力,保持2-4周直至形成纤维性愈合。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张口受限,需配合流质饮食和口腔护理。
颅颌牵引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缺损的情况,需在全身麻醉下实施。通过颅骨外固定架与下颌骨螺钉连接,建立三维立体牵引系统。术中需影像引导定位螺钉植入位置,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牵引力通过螺旋装置每日分次调节,通常维持4-6周。该方法能精确控制骨折段空间位置,但存在头皮切口感染、螺钉松动等风险,需配合静脉营养支持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牵引治疗期间应避免咀嚼硬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若出现牵引装置松动、牙龈压迫溃疡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调整。康复期可逐步进行张口训练,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痂形成,6-8周后经影像学确认愈合方可拆除牵引装置。
美容手术后一般不能立即沾水,具体时间需根据手术类型和伤口恢复情况决定。多数情况下术后1-3天需严格避水,部分微创或表皮手术可能24小时后可轻柔清洁。
涉及切口或创伤较大的手术如隆鼻、吸脂等,术后7天内需保持伤口干燥。此时沾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愈合。伤口愈合初期接触水分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红肿、渗液甚至化脓。需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并按医嘱定期更换。拆线前避免淋浴、游泳或长时间浸泡,清洁时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局部擦拭。
部分非侵入性光电类项目如光子嫩肤、激光祛斑等,术后2-4小时即可用温水轻柔洗脸。但需避免高温水、用力揉搓,清洁后立即涂抹医用修复产品。水光针等微针类项目需等待12小时以上,待微小针孔闭合后再接触水。若术后出现异常红肿、发热或分泌物,即使到达理论可沾水时间也应继续避水并就医。
术后恢复期应选择温和的医用级清洁产品,避免含酒精、香精的刺激成分。拆线后48小时内仍要减少沾水频率,愈合完全前禁止蒸桑拿或泡温泉。不同手术的防水护理要求差异较大,具体需严格遵循主刀医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可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