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病毒性肠炎应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病毒性肠炎应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病毒性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使用止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多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1、补液治疗

病毒性肠炎容易导致脱水,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口服补液盐是首选补液方式,能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严重脱水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补液时需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

2、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粥等。避免高脂、高糖、高纤维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症状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

3、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轻腹泻症状。洛哌丁胺胶囊可抑制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次数。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缓解水样便。使用止泻药物需遵医嘱,避免过度抑制肠道蠕动。

4、调节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可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能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生长,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使用益生菌时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5、抗病毒治疗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对某些肠道病毒有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可用于严重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病毒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通饮食的渐进过程。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患者使用的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腹泻严重会怎么样

慢性腹泻严重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需及时就医并调整饮食。慢性腹泻长期不愈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脱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脱水是腹泻最直接的后果,频繁排便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严重时可能导致低血压、头晕甚至休克。电解质紊乱常伴随脱水发生,钠、钾等关键电解质流失会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营养不良则因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治疗慢性腹泻需从病因入手,感染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环丙沙星;非感染性腹泻需调节肠道菌群,可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高纤维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白米粥、蒸南瓜、煮熟的胡萝卜。严重腹泻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慢性腹泻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的长期管理需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严重时务必就医,避免并发症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