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皮炎瘙痒怎么办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皮炎瘙痒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皮炎瘙痒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冷敷止痒、使用保湿剂、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皮炎瘙痒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感染、免疫异常、神经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皮炎瘙痒患者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洗剂。清洁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加重损伤。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汗液刺激。清洁时水温不超过37℃,过热水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瘙痒。

2、冷敷止痒

用4-6℃冷藏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于瘙痒部位,每次10-15分钟可暂时阻断神经传导缓解症状。冷敷后立即涂抹保湿剂防止皮肤干燥。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冻伤风险人群禁用。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对急性瘙痒效果显著。

3、使用保湿剂

选择含神经酰胺、尿素或甘油的医用保湿霜,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最佳。特应性皮炎患者需每日使用保湿剂3-5次,维持皮肤含水量在10%以上。避免含香精、酒精的护肤品,冬季可选用油膏剂型。保湿剂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功能,减少外界刺激引发的瘙痒反应。

4、外用药物

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轻度炎症性瘙痒,每日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他克莫司软膏可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对激素抵抗型皮炎有效。炉甘石洗剂能缓解急性瘙痒,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外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增减用药频次。

5、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片适用于过敏因素导致的瘙痒,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症状。加巴喷丁胶囊对神经性瘙痒有效,需逐步调整剂量。泼尼松片用于严重炎症反应,短期使用需监测不良反应。所有口服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联合用药或突然停药。

皮炎瘙痒患者应避免搔抓导致恶性循环,修剪指甲或夜间戴棉质手套。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摄入。室内保持50%-60%湿度,使用加湿器时定期清洁防止霉菌滋生。选择宽松纯棉衣物,洗涤时充分漂洗去除洗涤剂残留。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渗液、结痂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评估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身上无缘无故出现虫子

身上无缘无故出现虫子可能与环境卫生、昆虫滋生、宠物携带、衣物存储不当或皮肤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清洁环境,检查衣物和宠物,必要时就医排查寄生虫感染。

1、环境卫生

居住环境潮湿、垃圾堆积或食物残渣未及时清理容易吸引蟑螂、蚂蚁等昆虫。定期清扫地面、保持通风干燥,使用纱窗防止飞虫进入,可减少虫类接触皮肤的机会。若发现虫害,需彻底消杀并修补墙体缝隙等藏匿处。

2、昆虫滋生

夏季蚊虫活跃期或雨季时,蠓虫、跳蚤等可能通过门窗缝隙侵入室内。户外活动后衣物或毛发可能附着虫卵,孵化后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红疹。建议外出后及时洗澡更衣,床单被褥高温清洗,必要时使用驱虫喷雾。

3、宠物携带

猫狗等宠物身上的跳蚤、蜱虫可能转移至人体,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或线性咬痕。需定期为宠物驱虫,梳毛时检查寄生虫,避免宠物接触流浪动物。宠物窝垫应每周暴晒消毒,接触后及时洗手。

4、衣物存储不当

长期未穿的衣物中可能滋生衣蛾、螨虫,穿着后引发皮肤丘疹或过敏性皮炎。存储前需洗净晾干,密封放置樟脑丸等防虫剂,换季时暴晒衣物。羊毛、丝绸等材质更需防潮防虫处理。

5、皮肤寄生虫感染

疥螨感染会导致皮肤出现隧道状丘疹和夜间剧痒,阴虱多附着于毛发根部。此类情况需就医确诊,遵医嘱使用硫软膏、苯甲酸苄酯搽剂等药物,同时对所有接触物品高温消毒,避免家庭成员交叉感染。

保持居家环境干燥整洁,定期更换床品并使用除螨仪清洁,外出时检查衣物和背包缝隙。若皮肤持续出现不明虫咬痕迹或瘙痒溃烂,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疥疮、虱病等寄生虫感染,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宠物饲养家庭需建立每月驱虫计划,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