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胃肠不怎么好怎么办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肠不怎么好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姜金波
姜金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胃肠功能不佳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胃肠问题通常由饮食不当、精神压力、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暴饮暴食、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反酸等症状。

2、规律作息

保持固定进食时间,避免熬夜。生物钟紊乱会导致消化酶分泌异常,可能加重胃肠负担。

3、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肠蠕动。久坐不动会减弱胃肠动力,引发便秘等问题。

4、药物辅助

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雷贝拉唑等药物。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肠易激综合征常伴随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

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腺瘤性结肠息肉严重吗

腺瘤性结肠息肉多数情况属于癌前病变,但严重程度需结合息肉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综合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息肉直径、绒毛成分比例、上皮内瘤变程度、家族遗传史。

1、息肉直径:

直径小于10毫米的管状腺瘤癌变概率较低,可通过肠镜下切除治疗;超过20毫米的广基息肉需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2、绒毛成分:

绒毛状腺瘤比管状腺瘤更易恶变,混合型腺瘤中绒毛成分超过25%时需密切随访,通常伴有肠隐血或排便习惯改变。

3、上皮内瘤变: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良性范畴,高级别瘤变提示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能需追加肠段切除手术,术后需每年复查肠镜。

4、家族遗传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癌变风险显著增高,这类患者通常在青年期就出现数百枚息肉,建议进行APC基因检测。

发现腺瘤性息肉后应限制红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每3-5年需定期进行结肠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