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多动症儿童可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训练、注意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运动协调训练等方式改善症状。多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刺激、家庭教养方式、脑损伤等因素有关。
1、感觉统合训练
通过平衡木、蹦床、滑板等器械刺激前庭觉和本体觉发育,改善肢体协调性。针对触觉敏感儿童可使用触觉刷进行脱敏训练,每日重复进行10-15分钟。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可配合进行家庭巩固训练。
2、行为矫正训练
采用代币制、行为契约等正强化手段,建立明确的奖惩规则。对安静坐立、任务完成等目标行为即时给予奖励,对攻击行为采用暂时隔离法。家长需保持指令简洁清晰,避免同时下达多重指令,建议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分步骤完成。
3、注意力训练
通过舒尔特方格、数字划消、图形追踪等视觉追踪游戏提升专注力持续时间。使用计时器逐步延长单次任务完成时间,从5分钟开始阶梯式增加。训练时应减少环境干扰物,采用工作休息交替模式,每15分钟安排短暂身体活动。
4、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轮流对话、礼貌用语等社交场景,使用社交故事绘本讲解情绪识别技巧。集体训练时可安排合作性游戏,培养遵守规则和团队协作意识。家长需示范恰当的社交回应方式,及时纠正不当人际互动行为。
5、运动协调训练
进行跳绳、拍球、抛接沙包等双侧协调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游泳、武术等结构化运动有助于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因失败体验产生挫败感,可配合音乐节奏增加趣味性。
除专业训练外,家长应建立规律作息制度,保证每日9-11小时睡眠,限制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含人工色素及防腐剂的加工食品。建议定期复诊评估训练效果,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方案调整,避免自行中断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