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海绵状脑病是什么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海绵状脑病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海绵状脑病是一组由朊蛋白异常折叠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克雅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等类型,临床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和脑组织海绵样病变为特征。

1、朊蛋白变异

朊蛋白基因突变导致正常PrP^C蛋白构象异常,转化为具有传染性的PrP^Sc蛋白。这种错误折叠蛋白可抵抗蛋白酶降解,在脑组织中形成淀粉样斑块沉积。遗传型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发现PRNP基因突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使用氯硝西泮片控制肌阵挛发作。

2、医源性感染

接受污染角膜移植或使用受污染的脑深部电极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异常朊蛋白可通过手术器械、生物制品等途径传播,潜伏期可达数十年。典型症状包括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共济失调,脑电图可见周期性尖慢复合波。需严格筛查移植供体和医疗器械消毒。

3、动物源性传播

食用患疯牛病的牛肉制品可能感染变异型克雅病。异常朊蛋白可跨物种传播,经消化道吸收后通过淋巴系统侵入中枢神经。早期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后期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磁共振成像可见丘脑枕核高信号,确诊需脑组织活检检测PrP^Sc蛋白。

4、自发型病例

部分散发病例无明确感染源或遗传背景,可能与体细胞突变或自发构象改变有关。病理可见大脑皮层广泛空泡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临床常用喹硫平片改善精神症状,但疾病仍持续进展,平均生存期约6个月。

5、诊断方法

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诊断,最终确诊依赖脑组织病理检查。需与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等鉴别。目前所有类型均无治愈方法,临床试验中的抗朊蛋白单克隆抗体尚在评估阶段。

预防重点在于严格监管肉类食品安全、规范医疗器械消毒流程。患者护理需注意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压疮,保持环境安全避免跌倒伤害。家族遗传史者建议进行基因咨询,避免神经外科手术时使用可能污染的器械。出现进行性认知障碍伴运动症状时应尽早就诊神经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晕厥的体征是什么

晕厥的体征主要包括面色苍白、意识丧失、肢体无力、出汗增多以及血压下降等。晕厥通常由脑部血流暂时性减少引起,可能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或代谢异常等因素。

1、面色苍白

晕厥发作前或发作时,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脑部血流减少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可能与低血糖、贫血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需平卧并抬高下肢,必要时监测血糖或血常规。若反复发作,需排查心律失常或结构性心脏病。

2、意识丧失

短暂意识丧失是晕厥的核心表现,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0秒。常见于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疼痛、长时间站立或情绪刺激相关。发作时需防止跌倒损伤,清醒后缓慢改变体位。若伴随抽搐或舌咬伤,需与癫痫鉴别。

3、肢体无力

晕厥前驱期可能出现下肢沉重感或全身乏力,反映肌肉灌注不足。多见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脱水、药物副作用或帕金森病相关。建议增加水和盐分摄入,避免快速起身。严重病例需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4、出汗增多

冷汗是晕厥前常见的自主神经反应,多见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或低血糖发作。出汗前可能伴随恶心、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建议发作时测量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胰岛素用量。持续大汗需警惕心源性晕厥。

5、血压下降

收缩压急剧下降至70mmHg以下可引发晕厥,常见于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失血。需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心源性晕厥可能需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或安装起搏器。长期血压波动者应完善动态血压监测。

日常需避免脱水、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站立,有晕厥史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倾斜试验筛查,心血管高危人群需限制剧烈运动。发作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反复晕厥需完善脑部CT或颈动脉超声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