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视网膜病变后多久会失明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视网膜病变后多久会失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实际上这跟视网膜病变的本身是什么类型的视网膜病变有很大的关系。视网膜病变分为血管性的疾病,分为炎症性疾病、变性类的疾病,还有外伤,还有视网膜脱离这些等。有些疾病不会引起太明显的视力受损,所以就不会引起失明。但有些疾病可能一下子马上就失明了,比如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当中的动脉阻塞,一发生马上眼前就会黑蒙。比如视网膜脱离,如果累及到了看东西的中心的区域黄斑,马上视力就非常的差。像大多数情况下的眼底疾病,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进展的速度还有引起失明的时间,跟疾病的性质、类型,还有个体差异都是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可能有的病人进展的快一些,有的病人慢一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判断,通常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和日龄等因素综合评估。诊断标准包括足月儿和早产儿的血红蛋白阈值,以及不同日龄的参考值范围。 1、足月儿标准: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为140-200g/L。若出生后24小时内血红蛋白低于140g/L,或出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低于120g/L,可诊断为贫血。足月儿贫血可能与母亲孕期营养不良、胎盘功能不全或胎儿失血等因素有关。 2、早产儿标准:早产儿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不成熟,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出生时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或出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可诊断为贫血。早产儿贫血常见于胎儿期铁储备不足、红细胞生成减少或医源性失血等情况。 3、日龄影响: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在出生后逐渐下降,2-3个月时达到最低点,称为生理性贫血。若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过快或低于正常范围,需警惕病理性贫血。日龄相关的诊断标准有助于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贫血。 4、伴随症状:新生儿贫血常伴有皮肤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喂养困难等症状。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临床诊断需结合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5、实验室检查:确诊新生儿贫血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必要时可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检查,以明确贫血类型和病因。 新生儿贫血的护理需注意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是首选,必要时可补充铁剂。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预防贫血发生。日常护理中需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和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