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主要包括黄疸、肝脾肿大、听力损伤和发育迟缓,按病程进展可分为早期表现(出生后2周内)、进展期(1-3个月)和终末期(3个月后)。

1、黄疸

约60%患儿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多由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需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

2、肝脾肿大

病毒侵袭肝脏引发肝炎时,可触及肋下3cm以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超声检查可见肝实质回声增粗,需警惕凝血功能障碍风险。

3、听力损伤

病毒对内耳毛细胞的破坏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表现为对声音刺激反应迟钝,需在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听力筛查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4、发育迟缓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头围增长缓慢、肌张力低下等表现,需定期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合并颅内钙化者预后较差。

母乳喂养母亲应检测乳汁病毒载量,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严格洗手,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直至病毒转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介入封堵术、外科修补术、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

1、介入封堵术

适用于中央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处闭合缺口,创伤小恢复快。

2、外科修补术

对复杂缺损或合并其他畸形者需开胸手术,采用自体心包片或人工材料直接缝合修补缺损。

3、药物治疗

对暂不适宜手术者可使用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

4、定期随访

对小型缺损且无症状者需每半年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缺损变化及肺动脉压力情况。

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恢复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