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肛门失禁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肛门失禁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镛
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肛门失禁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常见的检查方式包括肛门指检、肛门直肠超声和压力测定,必要时还需结合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然后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肛门指检与肛门直肠超声
肛门指检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通过医生用手指触摸了解肛门括约肌的张力、弹性和局部是否有病变。进一步的肛门直肠超声检查,则能够清晰地观察括约肌的解剖结构,评估肌肉是否存在损伤或裂隙。对于有分娩史、肛裂、术后感染史的患者依然非常重要。若发现括约肌结构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2、肛门压力测定与电生理检查
肛门压力测定可以定量评估括约肌功能,了解内外括约肌是否松弛或功能低下。电生理检查则能检测肛门和盆底的神经传导情况,分析是否存在神经损伤。如果检测结果提示压力严重不足或神经控制障碍,需要通过盆底功能训练甚至人工括约肌植入手术进行干预。
3、结肠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对于伴随其他肛门病变或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结肠镜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排除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病变。盆腔MRI或CT成像能够评估盆底结构完整性,如发现盆底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药物或特定的理疗介入,甚至考虑矫正手术。
发现肛门失禁后应尽快就医并接受相应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治疗方式包括骨盆底肌肉训练、手术修复、营养改善等。及时解决不仅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也能避免进一步的严重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熬夜会得痔疮吗

熬夜可能会增加痔疮的发病概率,但并非直接致病因素。痔疮通常与长期久坐、排便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相关,熬夜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功能或加重上述诱因而间接诱发痔疮。

熬夜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引起胃肠蠕动减慢、便秘等问题。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增加肛周静脉压力,长期如此易引发痔疮。熬夜还可能降低免疫力,使肛周组织更易发生炎症或静脉曲张。此外,熬夜人群常伴随久坐、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这些因素均可能共同促进痔疮形成。

部分人群熬夜后并无明显痔疮症状,这与个体差异、基础疾病、生活方式调整能力有关。例如,即使熬夜但保持规律运动、高纤维饮食、及时补充水分的人群,痔疮发病概率可能较低。但若本身存在慢性便秘、肛周血管脆弱等基础问题,熬夜可能成为症状加重的诱因。

建议避免长期作息紊乱,若需熬夜应间隔补充睡眠,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出现便血、肛周肿物脱出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肛肠疾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但调整生活方式仍是根本预防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