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耳道胆脂瘤手术怎么做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道胆脂瘤手术怎么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耳道胆脂瘤手术通常采用耳内镜或显微镜下胆脂瘤切除术,具体术式需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主要有耳内镜下微创手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等,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和定期复查。

1、耳内镜下微创手术

适用于局限在耳道或中耳腔的早期胆脂瘤。通过外耳道置入耳内镜,在直视下清除胆脂瘤上皮及病变组织,保留正常听骨链结构。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耳鸣,需避免耳道进水。

2、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针对侵犯乳突或范围较大的胆脂瘤。需在耳后作切口,开放乳突气房彻底清除病灶,必要时切除部分听骨。术中会使用电钻磨除病变骨质,术后耳道需填塞止血材料。该术式可降低复发概率,但可能影响听力,后期或需二次听力重建手术。

3、鼓室成形术

合并听骨链破坏时采用。在清除胆脂瘤后,用人工听骨或自体软骨重建传音结构。常用钛质部分听骨赝复物或全听骨赝复物进行听力修复,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以防移植物移位。部分患者术后需佩戴助听器辅助听力。

4、分期手术

对于复发或广泛性病变可能需分两阶段完成。首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并放置可吸收填塞物,6-12个月后二次手术探查并实施听力重建。分期手术能有效降低胆脂瘤残留概率,但治疗周期较长。

5、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术后7-10天拆除耳道填塞物,定期耳内镜清理痂皮。术后3个月内禁止游泳、乘飞机,避免气压骤变导致鼓膜穿孔。

术后应保持耳道干燥,洗头时用耳塞阻挡进水,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建议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促进创面愈合,术后1个月复查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恢复情况。若出现耳痛加剧、流脓或发热需及时复诊,警惕胆脂瘤复发或颅内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垂体瘤术后三月去世了的原因

垂体瘤术后三月去世的原因可能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有关。垂体瘤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需密切关注患者恢复情况。 1、术后并发症:垂体瘤手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脑脊液漏可能导致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可能压迫脑组织,影响生命体征。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指标,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肿瘤复发:部分垂体瘤具有侵袭性,术后可能复发。复发的肿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术后需定期复查垂体激素水平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复发迹象并采取相应治疗。 3、感染: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颅内感染或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可能引发脑膜炎或脑脓肿,肺部感染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温和血常规指标。 4、多器官功能衰竭:垂体瘤手术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影响代谢。术后需根据激素水平调整替代治疗。 5、基础疾病加重:部分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可能因应激反应或药物调整不当而加重。高血压可能导致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调整药物剂量。 垂体瘤术后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术后早期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身体恢复。定期复查垂体激素水平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