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防止二次伤害、恢复手部功能,同时关注饮食、心理调节及避免过早负重,以保证最佳恢复效果。
1、保护骨折部位防止二次伤害
在骨折初期或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患者需要遵医嘱佩戴支具、石膏或护肘,确保骨折部位稳定,以促进骨骼再生。避免不必要的手腕活动或用力抓握物品,以免造成移位或二次骨折。日常活动中应尽量避免摔倒等风险行为,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冲击。若感到强烈疼痛、肿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复查。
2、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康复过程中手腕及手部力量和灵活性可能有所下降,需经过专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法包括:
被动活动:由治疗师帮助患者轻微活动手腕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握力锻炼:通过握力球或柔软海绵练习,不仅提升握力,还可刺激神经恢复。
手腕力量训练:如使用橡皮筋等弹性器材强化肌肉力量,同时防止肌肉萎缩。运动强度和频次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快用力影响骨折愈合。
3、重视饮食和补充营养
骨骼康复过程中,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是重要的营养支持。患者应多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如西兰花、鱼类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通过日晒或服用维生素D补剂,提升钙吸收利用率。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避免影响骨折修复进程。
4、调节心理情绪,避免长期不适
骨折康复时间较长,且因行动受限可能导致无力感或心理焦虑。患者需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可通过心理咨询、阅读书籍或与家人朋友沟通调节情绪。同时,保持合理的作息和运动规划,避免因为心理影响导致康复动力不足。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全方位关注身体恢复、功能锻炼及心理状态,循序渐进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建议严格按照医生及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坚持科学的康复计划,同时避免急于求成,以实现骨骼及手部功能的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