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胆囊炎发作时一般可以做手术,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急性胆囊炎若出现胆囊穿孔、坏疽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紧急手术,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合并胆囊结石时通常建议择期手术。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手术需满足特定条件。患者出现持续腹痛超过72小时、高热、白细胞显著升高或影像学显示胆囊壁增厚超过4毫米时,可能需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病48小时内进行手术可降低并发症概率,此时胆囊周围粘连较轻利于操作。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时,可能需联合内镜取石或开腹手术。术前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感染指标,血压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
慢性胆囊炎患者更适合稳定期手术。发作间歇期行腹腔镜手术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可缩短至2-3天。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患者手术难度增加,可能需要中转开腹。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需先改善基础状况,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妊娠期胆囊炎优先保守治疗,孕中期可考虑手术。术后需低脂饮食3-6个月,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胆囊炎患者无论是否手术都应避免高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术后早期可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帮助胆汁排泄,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胆管情况。出现黄疸、陶土样大便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警惕胆漏或残余结石可能。建议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3个月评估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