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便血是因为肠道出血吗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便血是因为肠道出血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便血并不一定是肠道出血。如果便血颜色呈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合,并且伴有大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粘液便、粘液脓血便等伴随症状时,应该考虑是肠道内的出血。导致出血的原因包括小肠或者大肠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小肠肿瘤、大肠肿瘤、大肠息肉以及炎症性肠病等。而便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痔疮或者肛裂,但这两种原因所导致的便血,颜色呈鲜红色,血便分离,会伴有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或者肛门疼痛症状。临床上导致便血的原因非常多,所以患者出现便血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明确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清总t3偏低怎么回事

血清总T3偏低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碘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干预。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导致血清总T3偏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治疗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50-200μg/天,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营养不良:长期饮食不均衡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血清总T3水平下降。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豆类,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慢性疾病:慢性肝病、肾病等疾病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和分泌,导致血清总T3偏低。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慢性肝病患者可服用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次,每日3次。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转化,导致血清总T3水平下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停用或更换药物。 5、碘缺乏: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长期碘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清总T3偏低。建议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补充碘元素。 日常饮食中应注重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身体代谢功能。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