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直肠给药对宝宝好吗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直肠给药对宝宝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一般来说直肠给药风险并不大,对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副作用。通常小宝宝吃药配合性差,一些口服药不容易灌进去,还有比如说发热的时候,高烧,孩子有时候伴有呕吐,不能通过口服给药,喂进去药都吐了,这时候可以通过直肠给药。一些药的设计像退热栓,开塞露,它的设计就是为了直肠给药的途径而设计的,这种药直肠给药很安全。另外像一些刺激性比较大的药,比如说临床上经常用镇静药水合氯醛,这种水合氯醛口服的时候对胃肠道刺激很大,气味难闻,孩子难以下咽,它也可以通过直肠给药。直肠给药最大的几个并发症,第一是插管时造成直肠黏膜的损伤,或者是一些刺激性大的药物会造成直肠粘膜水肿,但通常这些副作用不是太严重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岁半宝宝的智力标准

1岁半宝宝的智力标准通常包括语言表达、动作协调、认知能力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发展。语言方面,宝宝能说出简单的词汇或短语,如“妈妈”“抱抱”;动作上,能独立行走、弯腰捡物;认知能力表现为对日常物品的识别和简单指令的执行;社交互动中,宝宝会模仿成人的行为,表达情绪需求。家长可通过日常互动、游戏和阅读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 1、语言表达:1岁半的宝宝通常能说出5-10个简单词汇,并尝试组合成短语。家长可通过与宝宝对话、阅读绘本和重复简单词汇来促进语言发展。例如,指着物品说出名称,鼓励宝宝模仿发音。 2、动作协调:宝宝能独立行走,并能弯腰捡起地上的物品。家长可通过提供安全的玩具和活动空间,鼓励宝宝练习爬行、站立和行走。例如,设置障碍物让宝宝跨越,锻炼平衡能力。 3、认知能力:宝宝能识别日常物品,如杯子、鞋子,并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把玩具拿来”。家长可通过游戏和互动帮助宝宝认识物品和指令。例如,玩“找东西”游戏,让宝宝根据指令寻找物品。 4、社交互动:宝宝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如打电话、扫地,并能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需求。家长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互动活动,鼓励宝宝模仿和表达。例如,与宝宝一起玩“过家家”,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5、情绪表达:宝宝能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动作表达情绪,如高兴、生气或害怕。家长应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引导。例如,当宝宝哭泣时,通过拥抱和轻声安慰缓解情绪。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饮食上,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鸡蛋、鱼肉、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玩球,增强体质;护理上,注意宝宝的睡眠质量和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亲子互动,家长能有效促进1岁半宝宝的智力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