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为什么有两种分级方法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力衰竭为什么有两种分级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我们平时常用的心功能分级,我们1982年9月心功能分级分为1、2、3、4级。1级新功能就是我们正常的一个心功能,2级心功能的话,就是值得我们在一般活动下,活动受限都是考虑二级。在3级的话就是稍微活动一下就受限的情况下,就是三级。在休息状态下出现一个心累、气粗、呼吸困难的症状,就是心功能4级。另外还有一个心功能分级,叫六分钟步行法,也可以判断心功能的状态,如果我们的步行距离小于150米,就是重度的心功能不全。在150到450之间,就是中度的心功能不全。另外我们还有一种分级办法,对心肌梗塞的患者Killip(是用于在AMI(急性心梗)所致的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分级,这种分级方案还是属于急性左心、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根据你描述得情况来看: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泵血功能或心室充盈,能力受损,致使心脏无法正常摄入,再次出现周围器官脑水肿呛水的情况,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首先应当留意守护心脏,防止过度操劳与情绪的激动,饮食上留意清淡为基础,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