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皮肤出现小疙瘩可能与毛囊炎、湿疹、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等疾病有关,按症状轻重程度排序为轻度炎症性病变→慢性皮肤病→病毒感染→良性增生。
1、毛囊炎细菌感染毛囊导致红色丘疹,伴随压痛或脓疱形成。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严重时需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2、湿疹皮肤屏障受损引发红斑丘疹,伴有剧烈瘙痒。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3、扁平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肤色扁平丘疹,具有传染性。临床常用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或冷冻治疗,顽固病例需激光祛除。
4、脂溢性角化病中老年常见良性表皮增生,表现为褐色粗糙斑块。一般无须治疗,影响美观时可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或电灼术处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刺激,若皮疹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
脚气可通过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治疗。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联苯苄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为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作用,适用于足癣、股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
2、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对皮肤癣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能缓解瘙痒脱屑症状,用药期间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3、特比萘芬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属于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对红色毛癣菌等常见致病菌效果显著,渗透性强但孕妇慎用,疗程通常需要持续数周。
4、口服抗真菌药顽固性脚气可配合伊曲康唑等口服药物,需监测肝功能,与局部用药联用能增强疗效,适用于角化过度型或合并甲癣的情况。
治疗期间需每日更换棉袜并用沸水烫洗,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防止复发,严重者建议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