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小儿手足口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辅助治疗,但该药物并非首选治疗方案。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多数患儿病情较轻,需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利巴韦林颗粒作用机制
利巴韦林颗粒为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RNA合成发挥作用。对于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其抗病毒效果存在争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指出,手足口病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等重症表现时,医生可能考虑短期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
2、手足口病对症治疗
轻型手足口病更推荐采取对症处理。口腔疱疹疼痛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同时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疹引发感染。患儿应多饮温水,进食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减少口腔刺激。
3、重症识别与处理
当患儿出现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此时需立即住院治疗,医生可能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利巴韦林颗粒在此类情况下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剂量。
4、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利巴韦林颗粒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该药物禁用于严重贫血、肾功能不全患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若无并发症,通常无须使用抗病毒药物,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及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5、预防与护理要点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家长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玩具、餐具,接触患儿分泌物后及时洗手。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食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嗜睡、呕吐、肢体无力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日常护理中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皮疹进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衣物宜选择纯棉材质以减少皮肤摩擦,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