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惊厥和惊跳怎么分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惊厥和惊跳怎么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惊厥和惊跳的区别主要在于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惊厥通常是病理性的癫痫样发作,多伴随意识丧失或异常的肌肉收缩;而惊跳多为生理性反应,是婴儿对刺激的一种正常反射行为,不伴随意识异常。了解二者的表现和诱因,必要时及时就医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护理孩子。
1、惊厥的原因和表现
惊厥往往由病理因素引起,包括高热性惊厥、癫痫或中枢神经感染等。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能伴随翻白眼、口吐白沫、四肢抽动、意识丧失等症状。常见诱因如下:
高热性惊厥:6个月至5岁儿童常见,体温骤升至39℃以上可能诱发。
癫痫发作: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反复性癫痫发作。
感染性病因: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会牵涉中枢神经,引起惊厥。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癫痫或相关病史可能增加惊厥几率。
处理方法:突发惊厥时需让孩子侧卧,保持呼吸通畅,避免舌咬伤;如果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应尽快前往医院评估和治疗。高热性惊厥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控制体温。
2、惊跳的原因和表现
惊跳是幼儿正常的生理反应,属于“莫罗反射”的一种,多出现在婴儿3至6个月之间。常因突然的声响、光线变化或环境改变引起。表现为身体跳动、四肢突然伸展,但一般无抽搐、无意识改变,与睡眠状态下的全身抖动类似。诱因包括:
外界刺激:如突然的大声响、惊醒、光线变化等。
生理状态: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对外界刺激较敏感。
处理方法:惊跳无需治疗,只需减少刺激源,比如轻柔的抱起婴儿、使用包裹式睡袋稳定四肢、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即可。如果家长担心惊跳过于频繁,可以咨询儿科医生排除潜在病理性因素。
惊厥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而惊跳通常无需干预。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具体表现,及时分辨病理与生理现象,必要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帮助以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西瓜对小儿糖尿病有影响吗

小儿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西瓜,但需严格控制摄入量。西瓜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并监测血糖变化。

西瓜的升糖指数较高,但水分含量超过90%,适量食用可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选择成熟度适中的西瓜,避免过熟部分含糖量更高的情况。食用时建议搭配少量蛋白质或膳食纤维食物,如无糖酸奶或坚果,延缓糖分吸收速度。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为宜,相当于普通西瓜的八分之一块。食用后1-2小时需检测血糖值,观察个体耐受情况。

部分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儿应避免食用。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期间禁止摄入。对西瓜过敏的患儿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反应需立即停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儿需注意西瓜摄入时间与胰岛素作用高峰期的匹配,防止低血糖发生。胃肠功能较差的患儿过量食用可能诱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家长应建立完整的饮食记录,包括西瓜摄入时间和血糖变化数据。日常需保证患儿均衡饮食,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水果如草莓、蓝莓等。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配合医生调整饮食方案。注意观察患儿食用西瓜后是否出现多饮、多尿等血糖升高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