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小儿肠炎可能会反复发烧,通常与感染未完全控制或继发其他感染有关。小儿肠炎主要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和发热。发热可能因病原体持续存在或免疫反应反复出现,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感染,发热可能持续3-5天,体温波动在38-39摄氏度,伴随水样便和脱水症状。细菌性肠炎如沙门氏菌感染,发热可能更高且反复,需抗生素干预。部分患儿因肠道黏膜损伤未修复或合并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热可能迁延不愈。
免疫功能低下或营养不良的患儿更易出现反复发热,可能与病原体清除能力不足有关。极少数情况下,肠炎可能诱发热性惊厥或全身炎症反应,需警惕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皮疹等症状。
建议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若发热超过72小时、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嗜睡、血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