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喝酒大量吐血可能与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胃癌等疾病有关。大量吐血属于急症,建议立即就医。
1、急性胃黏膜病变
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禁食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配合胃镜下止血治疗。胃黏膜修复期间需严格戒酒。
2、胃溃疡
长期饮酒可破坏胃酸分泌平衡,诱发胃溃疡出血。典型表现为呕咖啡样物伴上腹痛。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包括静脉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止血,严重出血需内镜下钛夹止血。
3、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长期酗酒导致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大且凶猛,可呕鲜红色血液。需紧急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并行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治疗。
4、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剧烈呕吐使贲门黏膜纵向撕裂,常见于醉酒后反复呕吐。出血多为鲜红色,可伴胸骨后疼痛。轻症可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止血,重症需内镜下电凝或缝合治疗。恢复期应避免腹压增高动作。
5、胃癌
长期酒精刺激可诱发胃黏膜癌变,肿瘤组织血管破裂导致呕血。可能伴随消瘦、贫血等症状。确诊需胃镜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注射用紫杉醇化疗等。戒酒是重要预防措施。
出现酒后呕血应立即平卧并禁食,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治疗期间需绝对禁酒,恢复后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消化道情况,肝硬化患者需终身戒酒并监测肝功能。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