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哺乳期发烧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喂奶,但需根据发热原因判断是否安全,主要影响因素有感染类型、体温高低、用药情况、母亲身体状况。
1. 感染类型普通感冒等非传染性疾病通常不影响哺乳,但流感或乳腺炎等需暂停哺乳。母亲需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 体温高低体温低于38.5摄氏度且精神状态良好时可哺乳,高温可能导致乳汁成分改变。建议物理降温后喂奶,持续高热需就医排查感染源。
3. 用药情况对乙酰氨基酚等哺乳期安全药物不影响喂奶,但部分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利巴韦林等禁忌药物。
4. 身体状况严重乏力或并发症需暂停哺乳保证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哺乳前后清洁双手及乳房,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等异常反应。
哺乳期发热期间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暂停哺乳时可使用吸奶器维持泌乳,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后再恢复亲喂。
药流吃完最后一次药后一般在6小时内排出孕囊,实际时间受到孕囊大小、子宫收缩强度、药物吸收效率、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孕囊大小孕囊直径小于2厘米时排出较快,超过3厘米可能延迟排出。孕囊过大需警惕不完全流产风险,必要时需超声监测。
2、子宫收缩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宫缩强度直接影响排出速度。腹痛程度与宫缩正相关,剧烈腹痛需警惕大出血。
3、药物吸收胃肠道功能影响米索前列醇吸收效率。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可提高药效,呕吐可能降低血药浓度。
4、个体差异经产妇宫颈条件较好者排出较快,子宫位置异常者可能延迟。既往剖宫产史者需加强观察。
药流后应卧床观察出血情况,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或持续出血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