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什么叫妊娠合并糖尿病症状呢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叫妊娠合并糖尿病症状呢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食、体重异常增加、反复尿路感染等,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管理。妊娠合并糖尿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遗传因素、肥胖、年龄过大、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饮食控制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单次大量进食导致血糖骤升。需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龙眼,可适量食用草莓、苹果等低糖水果。营养师会根据孕妇体重、孕周制定个性化食谱,保证胎儿营养需求的同时维持血糖稳定。

2、运动干预

适宜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若出现宫缩、阴道出血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发作。

3、血糖监测

每日需进行7次血糖监测,包括三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需记录血糖数据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若连续2次检测超标或出现酮体阳性,应及时就医。血糖仪需定期校准,采血时轮换手指避免局部硬结。

4、胰岛素治疗

当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根据血糖谱选择基础胰岛素或餐时胰岛素。胰岛素剂量需随孕周增长动态调整,注射部位优先选择腹部(距脐周5cm外)。需警惕夜间低血糖,睡前可适量加餐。

5、定期产检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需增加产检频率,每2周进行胎儿超声和脐血流监测,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孕32周后每周进行胎心监护,警惕巨大儿或胎儿生长受限。需定期检查尿蛋白、肝肾功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分娩时机通常选择孕38-39周,根据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需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是否恢复正常。哺乳期仍需注意饮食均衡,坚持适度运动。建议每3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子代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家庭成员应共同参与健康管理,营造低糖饮食环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能不能治愈

糖尿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监测手段有效控制病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同,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有关,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有关。患者可通过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饮食控制和运动等方式管理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剂量根据血糖调整、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每日一次。定期监测血糖和调整胰岛素剂量是关键。 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每日500-2000mg、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片,每日15-45mg以及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建议选择全谷物、蔬菜、瘦肉和鱼类,避免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分餐制有助于稳定血糖,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运动干预: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5、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可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值。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应注重全面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血糖监测。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和蔬菜,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或游泳,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同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