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下尿路梗阻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下尿路梗阻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下尿路梗阻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等症状。下尿路梗阻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结石、神经源性膀胱、尿道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异常、下腹坠胀、血尿、尿失禁、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1、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是下尿路梗阻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等待、尿流中断、尿线分叉等现象。前列腺增生患者因腺体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加,尿道狭窄患者因尿道管腔变窄而影响尿流通过。这类情况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尿流变细

尿流变细多因尿道受压或狭窄导致尿流通过受阻,常见于前列腺增生中期或尿道瘢痕形成。患者排尿时尿流呈细线状,射程缩短,可能伴随排尿时间延长。膀胱结石患者结石堵塞尿道内口时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因素,如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处理膀胱结石,或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3、尿频尿急

尿频尿急多因膀胱出口梗阻导致膀胱残余尿增多,有效容量减少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因逼尿肌过度活动可出现每小时排尿数次的情况,夜间尤为明显。尿道肿瘤生长刺激尿道黏膜也会引发尿急感。诊断需结合尿常规、膀胱镜等检查,治疗可选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控制症状,必要时行膀胱扩大成形术。

4、尿痛

尿痛常见于合并尿路感染的下尿路梗阻患者,排尿时出现尿道烧灼感或刺痛。膀胱结石移动摩擦膀胱黏膜、尿道炎性狭窄均可引起疼痛。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尿痛。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同时解除梗阻,如采用尿道扩张术处理狭窄段。

5、尿潴留

尿潴留是下尿路梗阻的严重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胀满但无法排尿,伴下腹剧痛;慢性尿潴留多由长期梗阻导致膀胱收缩乏力,可能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前列腺癌晚期压迫尿道、盆腔肿瘤浸润均可引发该症状。紧急处理需导尿引流,后续可选用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改善排尿,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下尿路梗阻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摄入酒精、辛辣食物。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如凯格尔运动。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残余尿量,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发热、腰痛等疑似上尿路感染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防止肾功能进一步受损。长期梗阻患者建议每3-6个月评估一次肾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患者前白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乙肝患者前白蛋白升高可能与肝脏合成功能代偿性增强、炎症反应刺激、胆汁淤积、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肝功能指标综合评估。

1、肝脏代偿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受损后可能出现代偿性合成前白蛋白增多,此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2、炎症刺激

乙肝病毒活动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会刺激前白蛋白合成,通常伴随转氨酶升高,建议进行抗炎保肝治疗,如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水飞蓟宾等药物。

3、胆汁淤积

胆管阻塞可能导致前白蛋白代谢异常而升高,可能伴有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需通过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利胆药物改善胆汁排泄。

4、合并肝病

若合并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表现为前白蛋白异常,需戒酒并控制体重,必要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药物。

乙肝患者出现前白蛋白异常时应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定期复查肝功能全套指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