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附子与附片均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但炮制方法和功效存在差异。附子经盐渍、漂洗等处理后毒性降低,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功效;附片由附子切片炮制而成,毒性进一步减弱,长于温经散寒、止痛。两者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中毒风险。
1、附子:回阳救逆
附子为乌头子根的盐渍炮制品,主要含乌头类生物碱。其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能挽救阳气衰微,适用于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生附子毒性极强,临床多用制附子,常与干姜配伍增强回阳效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呕吐等中毒反应,须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2、附片:温经止痛
附片为附子经浸泡、蒸煮、切片后的加工品,毒性较附子更低。其性味辛甘大热,善祛经络寒湿,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寒痹疼痛。常与桂枝、白术同用,组成附子汤类方剂。需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寒凉食物。
3、炮制差异
附子需经盐渍、清水漂洗、蒸煮等多道工序减毒,保留约30%毒性用于急救;附片则通过反复蒸晒使毒性成分水解,保留5-10%毒性更适合长期调养。现代检测显示,附片乌头碱含量约为附子的1/3,但保留更多多糖类温补成分。
4、配伍禁忌
两者均反半夏、瓜蒌等药物,与麻黄同用可能增强毒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孕妇禁用。临床使用多先煎30分钟以上,常用量3-15克,超量易致口唇麻木、血压下降等中毒症状,需配备阿托品等解毒剂。
5、现代应用
附子注射液用于抢救休克,附片提取物制成风湿贴膏。研究发现附子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附片生物碱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使用时应选择正规医院制剂,避免购买未经炮制的生品。
使用附子或附片前后24小时应禁酒,服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出现心悸、头晕须立即停药就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甘草、生姜等减毒药物,控制煎煮时间1小时以上。储存时需密封防潮,避免生物碱成分氧化变质。日常保健建议选择毒性更低的炮天雄等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