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肠息肉切除多数情况下无需住院,门诊内镜下切除即可完成。是否住院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数量、位置、病理类型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
1、息肉大小:
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通常可在门诊内镜下直接切除,术后观察1-2小时即可离院。直径超过2厘米的广基息肉可能需住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因术中出血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
2、数量因素:
单发息肉切除后恢复快,多发息肉(超过5个)或分散在不同肠段时,手术时间延长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水肿,建议短期住院观察。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需分次治疗时通常需住院。
3、位置影响:
直肠或乙状结肠等低位息肉操作简便,右半结肠及回盲部息肉因肠壁较薄、解剖复杂,出现迟发性穿孔风险增加0.5%-3%,部分医疗机构会建议住院24小时观察。
4、病理类型:
活检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可疑癌变时,需住院完善增强CT等术前评估。绒毛状腺瘤切除后创面较大者,住院期间可进行止血夹加固等处理。
5、基础疾病:
合并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住院期间可同步调控原发病,降低心肺并发症风险。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过渡2-3天。可适量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南瓜子促进黏膜修复,避免粗纤维及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肠镜的时间需根据病理结果确定,低风险腺瘤建议3年后复查,高级别瘤变需缩短至6-12个月。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