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什么是含牙囊肿?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含牙囊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含牙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颌骨囊肿,通常与未萌出或部分萌出的牙齿有关,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域。含牙囊肿主要由牙冠周围组织液积聚形成囊腔,可能引起局部骨质吸收、牙齿移位或疼痛等症状。主要有牙源性上皮残留、牙齿发育异常、局部炎症刺激、遗传因素、外伤史等原因引起。

1、牙源性上皮残留

牙齿发育过程中,牙板上皮组织未完全退化可能形成囊肿。残留上皮在颌骨内增殖并分泌液体,逐渐形成含牙囊肿。这类囊肿生长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若囊肿增大压迫周围结构,可能出现颌骨膨隆或牙齿松动。治疗需手术摘除囊肿并处理受累牙齿。

2、牙齿发育异常

阻生牙或异位牙的牙滤泡液体积聚可导致含牙囊肿。常见于下颌智齿阻生时,牙冠周围形成纤维性囊壁包裹液体。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肿胀、邻牙压迫感,严重时导致病理性骨折。影像学检查可见界限清晰的透光区环绕牙冠。治疗需拔除阻生牙并彻底刮除囊壁组织。

3、局部炎症刺激

慢性根尖周炎或牙周炎可能刺激牙周膜上皮增生形成囊肿。炎症因子促进囊液分泌,导致囊肿逐渐扩大。患者常有患牙疼痛史,口腔检查可见龋坏或松动牙。X线片显示根尖区圆形阴影。治疗需根管治疗患牙或拔牙,配合囊肿刮治术。

4、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综合征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可能伴发多发性含牙囊肿。这类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囊肿可发生于多个颌骨区域。临床表现为颌骨多发性膨隆,影像学可见多个透光区。治疗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分阶段实施囊肿摘除术。

5、外伤史

牙齿外伤导致牙髓坏死或牙根吸收可能继发含牙囊肿。外伤后数年可能出现颌骨无痛性膨大,囊腔内常包含变形牙体组织。X线检查可见不规则透光区伴钙化点。治疗需手术清除囊肿及坏死牙体,必要时进行骨缺损修复。

含牙囊肿患者术后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饮食应选择软质食物避免创口刺激,定期复查观察颌骨修复情况。囊肿较大者术后3-6个月需影像学评估,关注骨质再生状态。出现术区肿胀疼痛需及时就诊,排除感染或复发可能。日常注意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阻生牙或牙齿异常可降低囊肿发生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虎牙拔了会怎么样

虎牙拔除后可能影响咀嚼功能、面部美观、牙齿排列、发音清晰度以及咬合平衡。虎牙作为口腔中重要的牙齿之一,其拔除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咀嚼功能:虎牙在咀嚼过程中起到撕裂食物的作用,拔除后可能导致咀嚼效率下降,尤其是处理坚硬或韧性食物时。为缓解这一问题,建议逐渐适应用其他牙齿替代咀嚼功能,同时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粘的食物。 2、面部美观:虎牙位于口腔前部,对支撑面部轮廓有一定作用,拔除后可能造成面部凹陷或不对称。若对外观影响较大,可考虑通过牙齿矫正或假牙修复来改善面部形态。 3、牙齿排列:虎牙的缺失可能导致邻近牙齿移位,进而影响整体牙齿排列。为防止这一问题,建议及时进行牙齿矫正或使用保持器,以维持牙齿的正常位置。 4、发音清晰度:虎牙对某些发音的清晰度有辅助作用,拔除后可能出现发音不清或漏气现象。通过语言训练或调整发音方式,可以逐渐适应并改善发音问题。 5、咬合平衡:虎牙在咬合中起到关键作用,拔除后可能导致咬合不平衡,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建议定期检查咬合情况,必要时进行咬合调整或使用咬合板来维持平衡。 虎牙拔除后,日常饮食应以软烂易咀嚼的食物为主,如粥、蒸蛋、豆腐等,避免过硬或过粘的食物。适当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如咀嚼口香糖或进行面部按摩,有助于维持面部轮廓。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移位或咬合问题。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时注意清洁缺失牙部位,防止食物残渣堆积。若出现明显不适或功能影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建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