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乳管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热敷按摩、中药调理、穿刺引流、手术切开等方式加速康复。乳管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损伤、免疫力下降、导管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乳管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感染初期可能出现乳房红肿热痛,伴随发热或脓性分泌物。用药期间需避免哺乳,定期复查血常规。
2、热敷按摩
每日用40℃热毛巾外敷患处10-15分钟,配合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的轻柔按摩。可促进淤积乳汁排出,缓解导管堵塞。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暴力挤压加重炎症。
3、中药调理
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中药材可煎服或外敷。中成药如乳癖消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非化脓性炎症有效。使用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4、穿刺引流
形成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必要时留置引流管。术后需每日消毒换药,监测引流液性状。该操作可避免脓肿破溃导致乳腺组织损伤。
5、手术切开
多发脓肿或复杂性瘘管需行乳管切开术,清除坏死组织并通畅引流。术后需加压包扎,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预防感染,2-3周后逐步恢复哺乳功能。
急性期应暂停患侧哺乳,用吸奶器排空乳汁。日常保持乳头清洁干燥,纠正婴儿衔乳姿势。饮食宜清淡,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避免高脂肪食物。出现持续高热、脓血性分泌物或肿块增大时须立即就诊。康复后建议定期乳腺检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