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有蚕豆病的宝宝脸色发黄怎么办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有蚕豆病的宝宝脸色发黄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有蚕豆病的宝宝脸色发黄需立即就医,可能因溶血性贫血导致黄疸。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接触蚕豆或氧化性物质后易引发溶血,表现为皮肤发黄、尿液深茶色等。治疗需结合病因干预,主要包括避免诱因、输血支持、药物控制溶血等措施。

1、避免诱因

家长需严格避免宝宝接触蚕豆及其制品、樟脑丸、部分药物(如磺胺类、抗疟药)等氧化性物质。溶血发作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若母亲食用过蚕豆),改用配方奶。日常注意检查食品成分表,避免摄入含蚕豆蛋白的加工食品。

2、输血治疗

严重溶血时血红蛋白可能快速下降,需紧急输注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避免输血反应。输血后监测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水平,若胆红素过高可能需光疗预防核黄疸。

3、药物干预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少血红蛋白尿对肾脏的损害。必要时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禁用氧化性药物如维生素K3注射液、呋喃妥因肠溶片等可能加重溶血的药物。

4、补液支持

溶血期间需保证充足补液,促进血红蛋白代谢产物排出。可口服补液盐散(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监测尿量及颜色,出现酱油色尿提示溶血加重。

5、遗传咨询

蚕豆病为X连锁遗传病,家长应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携带情况。若母亲为携带者,再次生育时需进行产前诊断。患儿成年后婚育前也应接受遗传咨询,降低后代发病概率。

蚕豆病患儿日常需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注明禁忌药物。饮食以新鲜果蔬、优质蛋白为主,避免进食蚕豆、黄豆及强氧化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出现乏力、黄疸加重等症状时需立即急诊处理。家长应学习急性溶血识别方法,家中备足口服补液盐以备应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四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四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主要包括身体生长、运动能力、感知觉发展、语言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四个月宝宝的身高和体重会明显增长,男婴平均体重约为6.7公斤,女婴约为6.2公斤,身高男婴约为63.8厘米,女婴约为62.2厘米。运动能力方面,宝宝能够较好地控制头部,俯卧时可以用前臂支撑上半身,部分宝宝可以翻身。感知觉发展表现为对声音和光线的敏感度增强,能够追踪移动的物体,对颜色和形状的识别能力也有所提升。语言能力上,宝宝开始发出更多的声音,如“咿咿呀呀”的简单音节,并能通过声音表达情绪。社会性发展方面,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亲近感,能够通过微笑、眼神交流等方式与人互动。 1、身体生长:四个月宝宝的身高和体重会显著增长,男婴平均体重约为6.7公斤,女婴约为6.2公斤,身高男婴约为63.8厘米,女婴约为62.2厘米。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确保宝宝处于正常生长曲线范围内。饮食上,母乳或配方奶仍是主要营养来源,逐步引入辅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运动能力:四个月宝宝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较好地控制头部,俯卧时可以用前臂支撑上半身,部分宝宝可以翻身。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俯卧时间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同时注意安全,避免宝宝在翻身时发生意外。 3、感知觉发展:四个月宝宝的感知觉发展表现为对声音和光线的敏感度增强,能够追踪移动的物体,对颜色和形状的识别能力也有所提升。家长可以通过播放音乐、使用彩色玩具等方式刺激宝宝的感知觉发展,促进大脑发育。 4、语言能力:四个月宝宝的语言能力上,开始发出更多的声音,如“咿咿呀呀”的简单音节,并能通过声音表达情绪。家长可以通过与宝宝多说话、模仿宝宝的声音等方式,促进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宝宝建立早期的语言基础。 5、社会性发展:四个月宝宝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开始对熟悉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亲近感,能够通过微笑、眼神交流等方式与人互动。家长应多与宝宝进行互动,如拥抱、抚摸、眼神交流等,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社会性发展。 四个月宝宝的发育需要家长在饮食、运动、感知觉、语言和社会性等方面给予全面的关注和支持。饮食上,母乳或配方奶是主要营养来源,逐步引入辅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方面,适当的俯卧时间有助于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同时注意安全。感知觉发展可以通过播放音乐、使用彩色玩具等方式刺激。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家长多与宝宝说话,模仿宝宝的声音。社会性发展则通过多与宝宝互动,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