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熟地黄泡酒怎么泡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熟地黄泡酒怎么泡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熟地黄泡酒可采用鲜品直接浸泡或干品蒸制后浸泡的方法,主要有清洗处理、蒸制软化、酒液配比、密封储存、饮用控制等步骤。

1、清洗处理

新鲜熟地黄需用流动清水冲洗表面泥沙,剔除腐烂部分后晾干水分;干品熟地黄建议用软毛刷轻刷褶皱处杂质。若选用鲜品,可切成1厘米厚片以增加接触面积,干品则需提前用温水浸泡30分钟使其初步回软。清洗环节直接影响药效成分溶出,须确保药材洁净无污染。

2、蒸制软化

将处理后的熟地黄平铺于蒸屉,水沸后保持中火蒸20分钟至透心。蒸制能破坏细胞壁结构促进有效成分释放,同时灭活酶类物质防止有效成分降解。蒸至药材断面呈乌黑色并有糖分渗出为佳,过度蒸制会导致多糖类物质流失。蒸好后摊晾至不烫手即可进行下一步。

3、酒液配比

建议选用50度以上纯粮白酒,每500克熟地黄配2000毫升酒液。容器需选用陶瓷或玻璃材质,装入药材后注入白酒完全浸没。可添加15%枸杞或5%当归协同增效,但总辅料不超过药材量的20%。初次浸泡酒液会迅速变浑浊属正常现象,系糖分与皂苷析出所致。

4、密封储存

密封后置于阴凉避光处,前7天每日摇晃1次促进溶解,后续静置浸泡。环境温度保持15-25℃为宜,温度过高易发酵变质。夏季建议冷藏储存,但需延长浸泡时间至60天以上。陶罐储存时可用蜂蜡密封罐口,玻璃容器则需缠绕保鲜膜增强气密性。

5、饮用控制

浸泡30天后可开始饮用,每日用量不超过50毫升。饮前需过滤药渣,剩余药酒继续浸泡不超过6个月。高血压患者应稀释后饮用,糖尿病患者须监测血糖变化。饮用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连续饮用2周后建议间隔3天再继续。

熟地黄酒具有补血滋阴功效,适合血虚萎黄人群适量饮用。储存期间发现酒液变味或药材霉变应立即停用。建议佐餐温服避免空腹饮用,初次尝试者应从10毫升开始逐步适应。服用期间如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可搭配麦冬10克同泡中和温性。慢性病患者及孕妇饮用前需咨询中医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黄芪和紫苏能一起吃吗

黄芪和紫苏可以一起吃,两者配伍无禁忌且能协同增强补气解表功效。

黄芪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作用,紫苏叶性温,归肺脾经,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两者合用适合气虚外感或脾胃虚弱者,黄芪补益中焦的同时,紫苏可缓解表证症状。现代研究显示黄芪多糖能调节免疫,紫苏醛具有抗炎作用,搭配使用对反复感冒、慢性咳嗽等有益。食用时可取黄芪10克与紫苏叶6克煎水代茶,或加入鸡汤炖煮,注意黄芪需久煎30分钟以上才能充分释放有效成分,紫苏叶后下避免挥发油损失。阴虚火旺者慎用此组合,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黄芪主要含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等成分,需注意不与萝卜同食以免影响补气效果;紫苏含紫苏醇、柠檬烯等挥发油,新鲜叶片更适合凉拌或短时烹制。两者均属药食同源物质,长期服用需间隔1-2周,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时应停用。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配伍比例,风寒感冒初期可加大紫苏用量,气虚明显者侧重黄芪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