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健康的牙齿也可能因龋齿、牙隐裂、牙周病、牙齿磨损或医源性因素引发牙髓炎。牙髓炎通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或夜间加重,需通过根管治疗、药物治疗或拔牙等方式干预。
1、龋齿
龋齿是牙髓炎最常见诱因。当龋坏穿透牙釉质和牙本质到达牙髓腔时,细菌感染会导致牙髓充血发炎。早期可能仅对冷热敏感,随着感染加重会出现持续性跳痛。需及时清除腐坏组织,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或樟脑酚合剂进行盖髓治疗,严重者需根管治疗。
2、牙隐裂
牙齿表面微小裂纹可能延伸至牙髓,咀嚼压力会使裂纹扩大,细菌通过裂隙侵入牙髓。常见于咬硬物或夜磨牙患者,表现为定点咬合痛。需通过显微镜检查确诊,早期可用树脂粘接修复,已累及牙髓时需行根管治疗。
3、牙周病
重度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内细菌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逆行感染牙髓。这类牙髓炎疼痛不明显但存在叩击不适,称为逆行性牙髓炎。需同时处理牙周病变,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和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必要时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
4、牙齿磨损
长期磨耗或酸蚀导致牙本质暴露,外界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常见于夜磨牙、胃食管反流或长期饮用酸性饮料者。轻症可用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重症需复合树脂修复或全冠保护。
5、医源性因素
牙科治疗中备牙产热、充填材料刺激或正畸加力过大可能引发牙髓炎。表现为治疗后延迟性疼痛,需拆除修复体观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必要时行活髓切断术。
预防牙髓炎需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避免用牙开瓶盖或咬硬物,夜磨牙患者应佩戴颌垫。出现牙齿敏感或疼痛时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活髓。定期口腔检查能发现隐匿性龋坏或裂纹,降低牙髓炎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