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细菌性眼结膜炎和病毒性眼结膜炎的主要区别在于致病微生物种类、症状特征及治疗方式。细菌性结膜炎通常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表现为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多由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导致,常见水样分泌物和耳前淋巴结肿大。
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肠道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引发,传染性更强,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
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呈黄绿色脓性,晨起时易黏附睫毛导致睁眼困难。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水样或浆液性,量较少但可能伴随结膜下出血点。
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眼睑红肿、灼热感,一般无全身症状。病毒性结膜炎可能合并咽痛、发热等感冒样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耳前淋巴结压痛。
细菌性结膜炎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抗生素。
细菌性结膜炎经抗生素治疗3-5天可缓解。病毒性结膜炎病程较长,需7-14天自愈,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可能遗留角膜混浊。
患者出现眼红、畏光等症状时,应避免揉眼或共用毛巾。细菌性结膜炎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病毒性结膜炎需隔离防止传播。建议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涩,冷敷减轻肿胀,若症状加重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