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服用事后避孕药后仍存在怀孕概率,避孕成功率约为85%-95%,失败风险与服药时间、药物类型、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服药时间:事后避孕药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超过时限避孕失败概率显著增加。
2、药物类型:左炔诺孕酮类避孕药需单次服用,乌利司他类需分次服用,后者对肥胖女性效果可能降低。
3、药物相互作用:抗癫痫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降低避孕药效果,同时服用需咨询医生。
4、个体差异:排卵期前后服药、体重指数超过25或存在呕吐腹泻等情况,均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导致避孕失败。
若月经推迟超过一周建议验孕,事后避孕药不可作为常规避孕方式,长期避孕应选择短效避孕药或避孕器具。
服用避孕药后出现撤退性出血通常表明药物有效,怀孕概率较低。撤退性出血是药物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正常反应,避孕效果与规律用药、药物种类等因素有关。
1、药物有效性撤退性出血是避孕药中孕激素撤退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说明药物已作用于内分泌系统,通常提示当前周期避孕有效。
2、怀孕概率规范用药情况下怀孕概率不足百分之一,但漏服、呕吐或药物相互作用可能降低药效,需结合具体用药情况评估风险。
3、影响因素短效避孕药需连续服用21天,紧急避孕药需在事后72小时内使用,错过用药时间或剂量不足可能导致避孕失败。
4、异常情况出血量异常增多或伴随严重腹痛时,需排除宫外孕等特殊情况,建议进行妊娠检测或妇科检查。
用药期间避免吸烟饮酒,出现异常出血或疑似妊娠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后续避孕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