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 精神病科

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靖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包括幻觉、妄想、思维混乱及情感异常等,具体症状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观察到类似表现需尽早就医。
1、幻觉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以听幻觉最为普遍,患者常听到耳边有人说话或指责自己,实际上并不存在声音来源。对于视觉幻觉或触觉幻觉也可能出现,比如看到不存在的影像或感觉到身体被触碰。这种症状可能严重干扰患者对现实的判断,常伴随情绪波动。为缓解幻觉,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精神病药物,例如奥氮平、氯氮平或喹硫平,并结合心理治疗。
2、妄想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另一重要特征,患者可能无理由地怀疑他人监视自己、对自己不利,或者认为自己拥有特殊能力或身份,这些想法通常与现实不符。妄想会引发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激发敌对行为。治疗上,除药物外,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纠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也有帮助。
3、思维混乱
思维混乱表现为言语凌乱、语句缺乏逻辑,患者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很难完成日常任务。部分患者还会经历意志减退,丧失正常决策能力。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参与康复训练,通过专门的认知复健学课程逐步改善问题。
4、情感异常
患者的情感表现可能出现异常,例如面无表情、缺乏共情反应,或对不相关的刺激反应过于剧烈。患者可能会从社交活动中退出,自我隔离。恢复阶段,建议家人多与患者沟通,并协助安排艺术或运动疗法,帮助其重新建立情感表达能力。
精神分裂症是复杂的脑部紊乱病症,尽早识别症状并接受规范治疗,有助于降低对生活的影响。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可能患病,请及时陪同就医,并保持耐心与关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冥想会不会得精神病

冥想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等方式达到身心放松的练习,通常不会导致精神病。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但如果操作不当或存在潜在心理问题,可能会引发不适。冥想时需注意方法,避免过度沉浸或不当引导。 1、正确方法:冥想时需选择安静环境,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避免过度紧张或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错误的冥想方式可能导致焦虑或情绪波动,但不会直接引发精神病。 2、潜在风险:对于有精神疾病史或心理问题的人群,冥想可能引发情绪波动或加重症状。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在冥想中陷入负面情绪,但这并非冥想本身导致,而是个体心理状态的反映。 3、引导作用:冥想需要适当的引导,尤其是初学者。缺乏专业指导可能导致心理不适,如焦虑或恐惧。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冥想,避免盲目尝试。 4、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部分人可能在冥想中感到不适或情绪波动。这种反应通常是暂时的,不会发展为精神病。 5、心理健康:冥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但并非万能。对于严重心理问题,仍需结合专业治疗,如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 冥想结合适当的饮食和运动,如清淡饮食和瑜伽,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建议每天坚持15-30分钟的冥想,配合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如散步或拉伸,以增强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