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黄疸13多会怎么样?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黄疸13多会怎么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黄疸13mg/dL属于轻度升高,可能与生理性黄疸或肝胆疾病有关。新生儿黄疸值超过12.9mg/dL需警惕病理性黄疸,成人可能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的轻度黄疸多为生理性,与肝脏代谢功能不成熟有关,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通常7-10天自行消退。母乳喂养儿可能持续更久,但若黄疸值持续超过15mg/dL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考虑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等疾病。成人黄疸13mg/dL时,可能因肝炎导致肝细胞损伤,出现尿色加深、乏力;胆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可引起胆汁淤积,伴随陶土样便和皮肤瘙痒;溶血性疾病会使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见贫血和酱油色尿。长期饮酒者需排除酒精性肝病,表现为肝区隐痛和蜘蛛痣。部分药物如利福平也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建议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脱水。成人患者应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出现皮肤黏膜黄染持续加重、意识改变或腹痛时,需立即就医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胆道梗阻患者可能需行ERCP取石或支架置入,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需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粘膜和肠黏膜有什么区别?

肠粘膜和肠黏膜是同一结构的两种表述方式,均指覆盖在肠道内表面的组织层,无实质区别。

粘膜是医学术语中对覆盖在人体管腔器官内表面组织的统称,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具有分泌、吸收和保护功能。肠粘膜特指肠道内壁的这层结构,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部位的粘膜层。两种写法在医学文献中均被认可,其中粘膜为规范术语,黏膜为常见口语化表达。从组织学结构来看,肠粘膜由上皮层、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上皮细胞间存在杯状细胞分泌粘液形成保护屏障,固有层含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临床描述中通常采用粘膜的写法,如粘膜充血、粘膜糜烂等诊断用语。

日常饮食中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有助于维持肠粘膜完整性,规律摄入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可促进粘膜屏障修复。避免长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酒精摄入可降低对肠粘膜的损伤风险。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等疑似肠粘膜损伤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