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针灸科

急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急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乳头破损或乳汁淤积侵入乳腺组织引发感染。

1、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哺乳期乳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细菌性乳腺炎病例的半数以上。该菌可通过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定植进入乳腺导管,其产生的毒素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反应。临床常用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哺乳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2、无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属于B族链球菌,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医护人员接触传播感染乳腺组织。该菌感染多表现为突发高热伴乳房胀痛,可能引发乳腺脓肿等并发症。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是常用治疗药物,严重感染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新生儿哺乳时需注意母亲乳头清洁消毒。

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常见于医院获得性乳腺炎,多与哺乳器具污染或医疗操作相关。这类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强,可能导致慢性反复感染。万古霉素注射液、利奈唑胺片等药物对耐药菌株有效,治疗期间应暂停患侧哺乳并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4、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于产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产妇,常表现为快速进展的乳房蜂窝织炎。该菌产生的内毒素可能引起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左氧氟沙星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是主要治疗选择,需配合充分引流乳汁并监测血糖水平。

5、厌氧菌

厌氧菌感染多与乳汁淤积继发感染相关,常见于哺乳技巧不当或乳房受压患者。这类细菌可产生气体导致乳房捻发音等特殊体征。甲硝唑片、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等抗厌氧菌药物需联合需氧菌抗生素使用,治疗期间建议手法排空乳汁并纠正哺乳姿势。

预防急性乳腺炎需注意哺乳卫生和技巧,每次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避免长时间乳汁淤积。出现乳房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规范治疗。哺乳期用药需评估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必要时可暂时中断患侧哺乳但需维持健侧哺乳或规律排乳。日常可穿戴宽松内衣,避免乳房受压,保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以增强免疫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细菌性肠炎反复怎么办

婴儿细菌性肠炎反复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补液盐、使用抗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加强卫生管理等方式治疗。细菌性肠炎通常由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病原体感染、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减轻肠道负担。辅食添加应暂停油腻、难消化的食物,改为米汤、米糊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少胃肠刺激。

2、补充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能预防和纠正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按照说明书配制后少量多次喂服。补液量根据婴儿体重和脱水程度调整,轻度脱水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中度脱水100-150毫升。补液期间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出现严重脱水需及时就医。

3、使用抗生素

明确为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磷霉素钙颗粒等。使用抗生素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皮疹、腹泻加重等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停药并就医。

4、调节肠道菌群

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与抗生素需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被抗生素杀灭。持续补充益生菌2-4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5、加强卫生管理

护理前后需彻底洗手,婴儿用品定期消毒。避免让婴儿接触不洁物品和污染环境。腹泻期间加强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膏。家庭成员出现腹泻症状时应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居室通风,定期清洁消毒玩具和地面。

婴儿细菌性肠炎反复发作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尿量等变化,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适当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避免着凉。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血便、高热、精神萎靡等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培养和血常规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可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