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泡性眼炎是怎么引起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泡性眼炎是怎么引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泡性眼炎又被称作泡性角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属于眼表疾病的一种,是由于自体免疫反应造成的。通俗的讲,就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错误的把眼部的角膜与结膜组织当成是有害组织,而进行攻击产生的炎症。主要的症状是黑白眼球交界处,出现半透明圆形隆起的小水泡,周围的结膜血管出现扩张与充血。患者眼部会出现轻度的异物感、刺痛、瘙痒等症状。治疗方面,首先是注意不能揉眼,以免加重症状与引发感染。其次,需要点激素滴眼液抑制免疫反应,例如常用的有妥布霉素第塞米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氯替泼诺滴眼液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结膜炎的眼药水可以长期用吗

治疗结膜炎的眼药水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医生指导决定。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过敏等因素引起,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或副作用。

细菌性结膜炎常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这类药物在症状缓解后应停用,避免细菌耐药。病毒性结膜炎多采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疗程通常不超过两周。过敏性结膜炎需用抗组胺类眼药水如奥洛他定滴眼液,可阶段性使用但不宜长期依赖。部分含激素的眼药水如氟米龙滴眼液需严格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青光眼或白内障。人工泪液类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相对安全,但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干扰正常泪液分泌。

结膜炎患者应避免自行延长用药时间,用药期间出现眼压升高、视力模糊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日常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和共用毛巾,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致敏原。急性症状缓解后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若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慢性结膜炎或其他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