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的临床表现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的临床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可能导致咬合无力、下颌后退、言语不清等问题,并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口腔功能造成显著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了解其原因并及时调整义齿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修复或重新制作义齿来解决。
1、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的主要临床表现:
垂直距离过低会引发多方面临床症状,包括:
a. 咬合无力与不适:由于上下颌之间的距离缩短,咬合力不足,导致患者在进食时咀嚼效率明显下降,并可能引发长时间的咬肌疲劳或酸痛感。
b. 下颌后退与面部塌陷:垂直距离不足可能让下颌向后移动,改变面部比例,表现出面部皱纹增多、嘴巴向内凹陷,严重影响美观。
c. 言语障碍与发音不清:由于上下颌的位置异常,舌部空间受到限制,部分患者的发音会变得模糊、含糊不清,特别是“s”、“z”等声母明显受影响。
d. 关节及肌肉问题:长期使用不合适的义齿可能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压力,导致关节疼痛甚至关节紊乱综合征。
2、原因分析:
导致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a. 设计与制作问题:义齿在初始制作时设计不当,未准确评估患者的垂直距离,或是在制作中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b. 义齿材料的长期磨耗:义齿的基托或牙齿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逐渐降低了垂直距离。这在多使用树脂材料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c. 牙床和黏膜退缩:长期佩戴义齿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软组织退缩,使义齿底座与牙龈之间的适应性下降,最终影响垂直距离的维持。
3、调整和治疗方法:
a. 牙列重组或调整垂直距离:可以通过增加义齿的饰面材料,拉长义齿咬合面,正确恢复上下颌间的垂直距离,改善咬合关系。
b. 重新制作新义齿:对于义齿严重老化、立体角度调整难以解决的情况,建议由专业医生重新取模、设计,并制作新义齿。
c. 定期维护与功能训练: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调整义齿,同时通过面部表情练习和舌肌功能训练,帮助适应新的垂直距离。
保持适当的垂直距离对口腔健康和美观至关重要。如果您发现佩戴全口义齿后出现面部改变或功能异常,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调整或更换。定期维护义齿是确保使用舒适和长期健康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龈切除术的危害

牙龈切除术的危害包括术后感染、出血、牙龈退缩、牙齿敏感以及影响美观等问题。术后感染可能由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佳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和脓液渗出。出血通常与手术创伤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需及时压迫止血或就医处理。牙龈退缩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暴露,增加牙齿敏感的风险,表现为冷热刺激时的不适。牙龈形态改变可能影响牙齿外观,造成美观问题,尤其是前牙区域。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延缓愈合,增加并发症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 1、术后感染:牙龈切除术后,手术部位可能因细菌感染引发红肿、疼痛和脓液渗出。感染通常与手术操作不规范或术后口腔卫生不佳有关。预防感染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菌漱口水如氯己定漱口水,每日两次,每次含漱30秒。若感染严重,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日三次,每次500mg。 2、术后出血:手术创伤可能导致术后出血,尤其是凝血功能异常或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避免剧烈漱口或进食硬物。若出血持续,需就医处理,医生可能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每日三次,每次500mg。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出血风险。 3、牙龈退缩:牙龈切除术后,牙龈组织可能发生退缩,导致牙齿根部暴露。牙龈退缩与手术切除过多或术后愈合不良有关。暴露的牙根容易受到冷热刺激,引发牙齿敏感。预防牙龈退缩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术后使用脱敏牙膏如舒适达,每日两次,减少敏感症状。 4、牙齿敏感:牙龈切除术后,牙齿根部暴露可能增加牙齿敏感的风险。敏感表现为冷热刺激时的不适或疼痛。预防敏感需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使用脱敏牙膏如舒适达,每日两次。若敏感症状严重,可就医进行脱敏治疗,如氟化钠凝胶涂抹,每周一次。 5、影响美观:牙龈切除术可能改变牙龈形态,尤其是前牙区域,影响牙齿外观。牙龈切除过多可能导致牙龈线不自然,影响微笑美观。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避免过度切除。术后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牙龈修复手术,如牙龈移植术,改善美观问题。 术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硬质食物,如坚果、硬糖等,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促进牙龈愈合。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龈。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出血风险。若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