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五官科

儿童掉牙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掉牙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文生
刘文生 北京积水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或其他口腔问题,父母需要关注卫生、饮食、以及必要的就医时机。从卫生清洁、饮食调整到特殊情况的医疗干预,都需要科学应对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1、掉牙期间的口腔卫生管理:
儿童换牙期间,口腔清洁尤为重要,因为牙齿脱落后牙龈处于较脆弱的状态,更容易感染。家长需要帮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2-3次,清除残留的食物碎屑,也可以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避免刺激牙龈。注意不要用手去触碰松动的牙齿或刚脱落的位置,以免细菌通过双手侵入伤口。
2、饮食选择:
儿童掉牙后需要注意饮食,不宜进食过硬、过黏的食物,以免刺激松动或新生的牙齿及牙龈。可以选择一些温软、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粥、蒸蛋、牛奶、嫩豆腐等。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促进组织愈合,钙质和维生素D的补充如牛奶、奶酪、小鱼干等有利于牙齿再生。
3、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掉牙通常不需要特意干预,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牙齿脱落部位长时间出血、牙龈红肿甚至化脓,或恒牙迟迟不萌出通常应在乳牙脱落后2-3个月内萌出,则需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专业牙医检查并处理。乳牙严重松动但无法自行脱落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拔牙。
4、为孩子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让孩子了解掉牙的自然过程,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感,培养积极的口腔护理习惯。这包括提醒孩子不要用舌头舔松动的牙齿,或者用不正确的方法拔牙,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创伤。
儿童掉牙是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但科学的管理和关注才能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家长在护理中遇到不确定情况,应及时咨询儿童口腔科确保孩子口腔健康无虞。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长牙不吃饭怎么办

婴儿长牙不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缓解牙龈不适、保持口腔卫生、增加活动量、建立规律饮食习惯等方式改善。长牙期间婴儿不吃饭通常由牙龈肿痛、食欲下降、情绪烦躁、口腔不适、饮食结构单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长牙期间婴儿牙龈敏感,可提供软糯易咀嚼的食物,如米粥、蒸熟的蔬菜泥、香蕉等,避免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刺激牙龈。适当增加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温热的汤类或果泥,减轻咀嚼负担。 2、缓解牙龈不适:使用婴儿专用的牙胶或冷敷牙龈,帮助缓解长牙带来的疼痛感。牙胶可放入冰箱冷藏后使用,冷敷能减轻牙龈肿胀。避免使用含有药物成分的牙胶,以免对婴儿健康造成影响。 3、保持口腔卫生:长牙期间婴儿口腔容易滋生细菌,需定期清洁口腔。可使用婴儿专用牙刷或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牙龈和牙齿,保持口腔清洁,减少不适感。 4、增加活动量:适当增加婴儿的活动量,如爬行、站立等,促进消化功能,增强食欲。活动后婴儿更容易感到饥饿,有助于改善进食情况。注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疲劳。 5、建立规律饮食习惯:为婴儿制定固定的饮食时间表,避免随意喂食。每次进食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长时间喂食导致婴儿厌食。培养婴儿对食物的兴趣,可通过变换食物种类和颜色吸引注意力。 婴儿长牙期间不吃饭是常见现象,家长需耐心观察并采取适当措施。饮食上以软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牙胶或冷敷缓解牙龈不适。增加活动量有助于促进消化,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进食情况。若婴儿长期不吃饭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